彩妆篇
根据笔者了解,2015年的彩妆市场有一下几个特点:
1、产品时效性延长
2、产品更趋于多效合一
3、使用更方便快捷。
智能光变气垫CC霜
说到BB霜、CC霜,就不得不提气垫类产品。气垫BB霜毋庸置疑是2014年的冠军产品。所以在2015年,气垫BB霜和气垫CC霜的产品也不枚胜数。当蓝海变为一片红海,市场上则已经充斥太多的同质化产品,所以差异化显得非常重要。同质化问题一直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硬伤,放眼气垫类产品市场,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不下几十个,功能不一而同,多在底妆、护肤、隔离和持久度等方面做文章。久而久之,渠道商和消费者对这些品牌也就产生了“免疫”。
智能光变气垫CC霜,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光变”,是因为这款产品涂抹到脸上之后,妆容可以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而转变,使妆容在烈日下不显得苍白,室内不显得暗淡。
这种产品之所以有光变的效果,主要利用产品与紫外线的相互作用。使妆容在紫外下产生光合作用,通过氧化过程,改变妆容的明暗效果。解决妆容室内室外反差过大的缺陷,妆容在室内室外都保持自然轻裸。
胡萝卜素口红
其实胡萝卜素口红不是上一年才推出的新品,但是在2015年胡萝卜素口红确实引领了一股狂热风潮。萝卜素唇膏变色口红,是又一款被称作可以吃的化妆品。
产品号称以天然胡萝卜素作为原料,不含重金色素,并配合独特的植物变色配方,让产品可以随着试用者的体温而变换颜色,特别适合那些平常喜欢舔嘴唇的消费者。
笔者亲眼见证过这种口红的“神奇功效”,一根颜色明明是明黄色的口红刚刚涂到嘴唇上的时候是没有颜色的,然后慢慢变为淡粉——粉红——玫红——大红,体温越高,颜色会越艳丽。当然,这不是既定的变色过程。同一个产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果。有人最终是暗红色,有人是粉红色。其实,这里想说明的是,这个产品不仅依据体温而变色,还因为不同体质变色。
挺有意思不是吗?前几天笔者还看到一款通体透明但是中心有一支干花的口红,据说也是变色口红。看着也是挺赏心悦目的。
撕拉式唇彩
关于撕拉式产品,其实不算什么新的玩意。早年就已经有撕拉式的去黑头产品、撕拉式面膜、撕拉式甲油……但要么是不温不火,要么是火一阵,直到2015年撕拉式唇彩霸屏朋友圈,它不仅成就了某个彩妆品牌,更是将这种撕拉型产品逮到了一个顶点。
据厂家介绍,“撕拉式魔法唇彩”含有去角质酶和滋润唇部的功能性成分,使用唇膜的目的是滋润软化、去除老化角质,为双唇提供营养和光彩,淡化唇部色素沉淀。
从功能上来看,说它是撕拉式“唇膜”,可它是大名是“膜法唇彩”。说它是彩妆,但是它并不能达到上妆的效果,仍需涂抹唇彩。
卸妆篇
笔者为什么会把卸妆单独拎出来写,因为在2015年,有企业开始尝试对卸妆产品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定义。
2015年3月12日,作为集OEM生产及品牌销售为一身的洁宝集团召开新品发布会,共推出了12款魔巾单品及5款瓶装卸妆单品,号称要打造“一个比面膜还要快消的新品类”。
无独有偶,花印也在“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年度大奖暨2015中国美妆微商盛典”上推出了独家专利技术的花印卸妆水。同时正式对外发布由花印和中国美妆联合出品的《中国卸妆水白皮书》,不仅展现了卸妆水品类的标准,而且对未来卸妆新品类的升级提供了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显然,厂方跟品牌方的这一举动并不是头脑发热。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彩妆市场日益扩大,消费者对卸妆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让企业看到了卸妆产品成为一个单独品类的可能性。
如今,卸妆油、卸妆水、卸妆乳、卸妆霜、卸妆啫喱、卸妆喷雾等各种质地的卸妆产品真可谓不胜枚举,如果要做到不落窠臼,要么是在技术做到极端,要么是在其他的方面做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2015年推出的几款卸妆产品确实让我们看到企业对卸妆产品的发力。
花印卸妆水
花印声称要把卸妆水打造成花印的标志。
花印所选择的卸妆水原理与靠传统提高洗净力的做法不同,让沉积在脸部的脏东西(化妆痕迹)浮出脸部皮肤表面。即在不伤及脸部皮脂的同时,让脏东西与脸部皮肤分离,从而达到卸妆的目的。
花印表示,花印卸妆水使用独特的卸妆专利技术,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般的卸妆产品都含有油剂成分,而花印卸妆水去除了油剂,是无油水基卸妆配方,比当前市面上乳化技术的卸妆乳、油更清爽,温和无刺激的卸妆水能将彩妆、油脂、污垢浮出,抑制使用后的黏腻感,对肌肤零损伤。
蝶漾卸妆魔巾
要名,不要利,全力推出一个比面膜更加快消的新品类!”
相对于花印偏重于在技术上的革新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洁宝旗下的蝶漾卸妆魔巾则是一种全新面貌的卸妆产品出现。
根据洁宝集团执行总裁孔令超介绍,蝶漾魔巾与同类产品相比存在许多显着的优势:
采用零泡沫配方,实现免洗功能;
不含酒精也是配方一大特点,以保证对皮肤无刺激;
卸护二合一。蝶漾魔巾采用纯棉特种卸妆棉,快速卸除妆容的同时,为皮肤补充水分营养,消费者可以将蝶漾魔巾用作“局部面膜”使用。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卸妆魔巾最大的优点相对比较简单:使用简便性。因为在不同场合换妆和补妆的需求增加,一款携带方便,卸妆干净温和的卸妆产品可以适应更多的不时之需。
面膜伴侣
尽管被称为“面膜伴侣”,但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卸妆棉”。
据相关介绍,“‘面膜伴侣’使用双面防渗设计,在敷面膜之前,配合卸妆产品或者洗面奶,使用揉点按摩效果的a面清洁面部毛孔较为粗大的T字位,而珍珠纹b面则为清洗面部毛孔较为细小且敏感的肌肤。”
这款卸妆棉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厂家也会将卸妆液灌装进卸妆棉里,独立包装,进行销售。据说,这类产品在日韩很受追捧。
正如上文所说,随着购买彩妆产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消费行为,随之衍生的附属品市场的产品差异化和功效性也日益凸显。这一款“面膜伴侣”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载体”“工具”的作用,更有针对性的设计也表明了彩妆、卸妆辅助工具市场的潜力。
整理到最后,笔者想起年前和化妆品行业资深工程师陈来成的对话。他说:“2016年化妆品市场将会流行结合型产品”。
从以上的整理内容来看,这种趋势早在2015年已经露出水面。
在我们看来,2015年的化妆品市场主要有3个特点。
1、结合型产品走俏
正如前文所言,不论是泥贴膜还是水光针,不论是喷喷霜还是咕噜水,他们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结合型的产品。不同特性的产品结合体、不同领域产品的优势结合、不同形态结合的产品使用体验、不同功效的结合体产品……
未来的产品可能不再局限于“是霜是乳还是水”以及“多效结合”。我们期待更多的尝试和突破。
2、“健康型”产品&药妆深入人心
其实笔者是把“可以吃的”化妆品笼统地以“健康型”产品来概括,或有不妥,但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健康型”产品要求的是产品的安全无害性,而2015年的化妆品市场因为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让消费者对购买化妆品更加谨慎,一定程度为主打“全天然”“安全无添加”等产品扩大了市场。
此时,还有可以吃的面膜、可以喝的精华液、可以吃的口红都在宣扬产品的安全性,肯定会捕获一部分的消费者。
且不论“可以吃的”化妆品是不是概念,但我们不妨往这个方向深入研究。
同时,因为激素脸的原因,2015年的日本药妆非常很受欢迎,当年春节期间更是迎来“爆买客”现象。中国人去药妆店败家已是前往日本购物的必修课程。
而在9月份,日本最大的连锁药妆店松本清入驻天猫的消息让不少“药妆控”惊喜不已。
其实,随着消费者对日本药妆追捧的程度愈加激烈,“重咖位”的日妆销售商早已悄悄在天猫上扎根赚钱了,例如日本最大的化妆品美容网站 @cosme 、日本大型连锁药妆店麒麟堂(Kirindo)。而这些店家的浏览量和粉丝量都很高。如@cosme 每月用户访问人数逾 1000 万,用户点评可超 1200 万条。
看到消费者对药妆产品的追捧,国内品牌也愈加重视药妆的市场。但是国内的药妆市场,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根据数据显示,目前进口药妆在国内的年增长均高达20%,这样的增长速度达到了欧洲的两倍。而中国药妆市场的巨大潜力早已被许多外资药妆企业看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药妆品将会是化妆品的主要发力方向。中国化妆品企业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
3、差异化产品分割主流市场份额
相对而言,2015年给我们最大印象的是各种“新奇特”的化妆品层出不穷。
正如上游一位膜材商所言:“正是因为处于寒冬,才更需要新品的刺激。”
2015年对化妆品市场而言最沉重的打击就是零售寒冬。面对整个行业上下销售一片低迷的情况,行业上下却拥有惊人的默契:用“爆品”刺激消费。
此爆品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更多人在这一类产品出现的时候会有一种直觉:这种产品也就是噱头、概念,只能火一段时间而已。
但可不可以这样想:2015年的化妆品市场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此起彼伏的“爆品”,才让企业在寒冬时期依然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化妆品的热情。让更多企业对化妆品行业始终抱有信心和期待?
其实除了以上记载的产品之外,OEM在2015年还有很多新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但我们无法一一去罗列。
在我们看来,很多时候上游研发的一些新品在出现的时候可能不会引起市场的认可,也可能只是“一阵风”。但至少,这些都是极具价值的“试错”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这些东西收集记录起来,让大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有所启发的东西。
而《美妆制造》这次的记录,仅仅是为了往后大家翻起这篇文章,能知道2015年,化妆品市场流行过什么东西。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5253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