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有“慢得起”的环境。
文|晓晓 发自日本大阪
面膜在其首创国日本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3D面膜是怎么在日本以及亚洲地区火起来的?
日本美妆制造业环境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
在秋日静美的午后,《青眼看日本》栏目组在日本头部面膜OEM企业株式会社日荣大阪工厂收获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近三个小时的访谈中,3D面膜首创者、日荣董事须藤龙夫向青眼娓娓道来他专研面膜50年的经历与心得。
在旁人看来,面膜已成快消品。而在须藤龙夫的眼里,面膜之于他,已经不单单是一份事业,更是倾注了半生心血,不断精进的作品。
小而美,3D面膜市场占有率达100%
株式会社日荣(以下称日荣)成立于1970年,其前身是纺织品代工企业,主要服务佳丽宝公司,1970年开始转型为化妆品OEM企业,生产面膜类化妆品、化妆棉及棉类医疗卫生器械等。
2008年,须藤龙夫创新研发出了全球首款3D立体剪裁面膜,并获得专利。据悉,目前该公司在日本3D面膜市场的占有率为100%,在面膜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按品牌数计算),年营收约为4亿元,合作客户包括佳丽宝、资生堂、科玛、雅诗兰黛、欧舒丹等知名企业。
日荣公司起初是生产普通的2D面膜,彼时,在公司主要负责技术研发的须藤龙夫在向客户做提案的时候发现,2D面膜存在两大无法避免的缺陷。首先,平面面膜与面部肌肤的贴合度不够,而导致面膜敷上一段时间后边缘会翘起;其次,鼻翼两边缝隙较大,照顾不到法令纹的位置。由此,须藤龙夫萌生了制造3D立体膜布的念头。
经过前期调研,须藤龙夫惊喜地发现全世界人种面部骨骼数据其实是差不多的,这为3D面膜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除此之外,须藤龙夫还收集了市面上所有品牌的面膜进行数据分析,从2007年开始着手最初的模型,到2008年申请专利,3D膜布设计共经历了21次大调整,而每一次调整意味着生产工艺也面临一次大的挑战。
包括如何让膜布完美贴合下颌线、鼻翼甚至颈部,剪裁设计极具考究,甚至照顾到了消费者使用时的一些细节。譬如,膜布上有两个“小耳朵”的设计,面膜对折起来时“小耳朵”是不对称的,方便消费者打开使用。到2009年,日荣为佳丽宝旗下的印象之美(Impress)研发的第一款3D面膜正式上市,定价约100元人民币/片。
被中国游客带爆的日本面膜市场
作为日本面膜市场的开拓者和亲历者,须藤龙夫向青眼介绍,日本面膜市场经历了3大发展阶段。最初,日本面膜市场以压缩面膜占主导,消费者可自行加入化妆水进行使用,也即是膜液分离的形态。虽然早在1997年,曾隶属于佳丽宝公司的肌美精就推出了含美容液的贴片式面膜,但直到2007年,面膜在日本美妆市场一直是作为附属品的形式存在。
2007年,日本某知名制药集团研发出一款形似膏药的面贴膜,并在电视上进行大力的推广,普及了国民对面膜品类的认知。虽然该药企此举没有带火自己的产品,却间接推动了肌美精面膜的大卖,也让面贴膜成为了一个全民使用的基础护肤品类。
在日本面膜市场被打开之后,一直到2014年都处于慢速成长的阶段。2014年后,随着赴日旅游的中国观光客增多,日本面膜市场又迎来了再一次腾飞。“从2014年到现在,日本面膜市场规模至少翻了一倍。”须藤龙夫估算。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将是日荣公司成立50周年。作为半个世纪的见证,日荣于2018年9月正式推出了自主面膜品牌——日本面膜本铺,它也将伴随日荣的下一个50年。该品牌采用3D膜布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敏感肌人群。据品牌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在日本自称是敏感肌肤的女生占比达80%。目前,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一般贸易备案已经完成,在上海设有境内责任公司,已与银泰集团达成合作,主要布局高超渠道,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约168元人民币/5片。
日妆企业并不畅行“走出去”
通常,代工厂推自有品牌,往往是跟风市场之作。不过,日荣却没有做跟风者的打算。“不会在中国建厂”“不会尝试网红直播渠道”“不会跟风中国市场趋势”……日荣表现出了日本传统企业“慢”和“稳”的特点。
比如,当下日本面膜市场以45g-70g/㎡左右的膜布为主,进药妆店渠道的品牌多采用45g-60g/㎡的膜布,而进百货渠道的品牌多采用70g/㎡的厚膜布。在日本业界看来,厚的膜布在美容液的承载力和肌肤渗透率上的表现都更为优异。虽然,中国市场流行蚕丝薄膜,但日荣并不会因为迎合中国市场需求,去推出类似的产品。不过,须藤龙夫也认同,中国市场的变化太快了,要想取胜,“我们的竞争策略是开发出中国研发不了的产品”。
事实上,虽然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市场逐渐饱和的观点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这与韩国社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与韩国企业表现出“走出去”的迫切愿望不同,日本传统美妆企业并不急于拓展海外市场。日荣几乎95%的客户是来自日本本土市场。
日本中小企业的“淡定”与其企业的经营方针以及商业环境有关。一方面,日本企业遵守商业竞争规则,例如日荣研发出了3D面膜,便不会再有企业进行跟风效仿。因此,这些靠技术创新在市场上获得了原始积累的企业,不太容易被淘汰;其次,日本法律对制造业和知识产权保护尤其重视,在日本,制造企业的账期最长不超过45天,专利保护期限是20年。
一次3D膜布的设计创新,让日荣成为日本面膜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事实上,像日荣这样,深耕一个领域而取得成功的企业还有很多, “小而美”或许正是日本美妆企业最值得学习之处。
感谢日中化妆品国际交流协会对《青眼看日本》栏目的鼎力支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2361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