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列二中我们认识了胶原蛋白对延缓皮肤衰老的功能,那么我们如何来行之有效地补充和利用胶原蛋白来保护我们日渐衰老的皮肤呢?这便是今天系列三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们补充胶原蛋白的方式主要有内服、外敷和注射三种方式。内服即通过口服的方式,使其通过消化道吸收,然后参与我们的新陈代谢过程,达到补充胶原蛋白的目的;外敷即采用皮肤涂抹的方式,使其直接经表皮进行吸收;注射即直接将胶原蛋白注入皮肤组织,最为简单粗暴,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但我不推荐大家采用,因为受到当今技术水平的限制,具有很多副作用,风险较大。所以今天主要对内服和外敷进行阐述。
首先说内服,简单来说,胶原蛋白的本质还是蛋白质,就是一种普通的膳食,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饮食当中,能够被我们正常消化吸收。比如猪蹄、猪皮、鸡爪等,但这些食物在补充胶原蛋白的同时也让我们摄入了大量的脂肪,所以不宜大量食用。事实上,海水或淡水鱼类才是胶原蛋白的优质补充来源,鱼皮和鱼鳞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胶原蛋白,而且脂肪含量极低,非常适合食用来补充我们所需的胶原蛋白。但是,胶原蛋白食用之后,经胃肠道进行消化分解,在这一步步损耗之后,最后能被我们吸收的量就十分有限了,所以这种直接通过食物获取胶原蛋白的方式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鱼鳞基本都是被弃之不食,鱼皮被食用的量也是极少。所以仅凭食源性获取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需求量的,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胶原蛋白产品,但往往让人眼花缭乱,难辨优劣真假。
市面上的主流胶原蛋白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固体粉末(类似奶粉)、口服液和胶囊(或压片)三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基本上其有效胶原成分都是来源于牛皮、鱼皮或者鱼鳞原料。由于近年来屡屡爆发的疯牛病疫情,鱼类来源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上会相对有保障一点。然后,胶原蛋白的吸收率和分子量大小是成反比的,即分子量越大的胶原蛋白吸收率越低,分子量越小的胶原蛋白吸收率会越高(大部分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所以很多厂家在产品宣传上都会声称是小分子胶原蛋白,小于500D(道尔顿,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什么的,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粗略的判断方法,一般分子量越小的胶原蛋白喝起来苦味会比较明显,注意,是苦味,而不是其他一些令人不悦的气味,存在腥味、臭味等异味的产品一定不是品质合格的胶原蛋白。分子量越大的胶原蛋白苦味越轻甚至还会带有细微的甜味,这种胶原蛋白(一般大于5000D)进入人体之后仍然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我们吸收,所以在吸收率上就会大打折扣,目前主流产品分子量基本控制在1000D左右。
再说外敷,目前外敷胶原蛋白的产品方式主要是面膜、精华液、脸霜等,即将胶原蛋白加入这些产品中,在使用中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同样地,这种直接透过表皮的皮下吸收方式需要透过皮肤的层层阻隔到达深处,难度是不小的,一般分子量越小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的能力越强,即便这样,还需要借助面膜等产品媒介中透皮促进剂类辅料成分比如油酸、丙二醇等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大分子胶原蛋白在这些个产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虽然透过性差,但可以覆盖在皮肤表面,增强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持皮肤的水润状态。所以在外敷类胶原蛋白产品中是大小分子共存的,大分子胶原蛋白用于表面保水,小分子进入深层皮肤改善组织形态,共同协作以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效果。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4573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