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不止她!不少明星也穿过奢侈品假货,这样的“笑话”还要闹多少次

美妆资讯
不止她!不少明星也穿过奢侈品假货,这样的“笑话”还要闹多少次

由网飞出品的韩国综艺《单身即地狱》中的宋智雅最近可谓是红极一时,但在前些天由韩国网友发现其有好些奢侈品衣物都是假货。而不单只她,在国内也有不少明星穿着假货而闹过笑话。但值得深思的是,假货一直是奢侈品品牌方的心病,未来又有什么手段可以有效减少人们购买这些假冒伪劣的产品?

《单身即地狱》的人气王宋智雅翻车了。不久前,韩国网友在论坛中对宋智雅身着的包括Dior、Chanel等在内的部分奢侈品品牌衣物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宋智雅穿的是假货。随着事件影响的严重性加深,宋智雅最后在Instagram上上传手写道歉信,承认自己穿的确实是假货。舆论再次爆发,且事件的后续影响并没有因为宋智雅的道歉而减弱,节目她的镜头被删减、与她相关的男嘉宾也被热议。目前,宋智雅事件相关的Instagram帖子已经被删除。

除了宋智雅,我国的多位明星也因为穿着假货而受到群嘲。2020年12月,鞠婧祎发布微博帖子的配图中,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质疑她的GUCCI毛衣是假的,与其他明星推广时穿的走线不同,条纹粗细也不一样。除此之外,早在2015年的上海电影节中,唐嫣就因被网友发现其身着Elie Saab的高定是假货,起初唐嫣工作室还否认该说法,但很快品牌方便作出回应,将唐嫣身穿的蓝色连衣裙礼服是假货坐实。

时尚的尽头是1688?大错特错!

其实宋智雅事件所暴露的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奢侈品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什么时候可以消失?定眼一看,唐嫣的假礼服事件已是7年前的事情了,由此可见知名公众人物被爆出穿假货的事件也时常发生,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但我们能肯定的是,公众人物在这一方面应该具备更高的意识,所谓“公众人物”,也就是会受到大众的监督,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公众人物更应该主动担起责任,作良好的带头作用。而不是穿着冒牌假货最后让自己人设崩塌和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得不偿失。

仿制品、假货一直是奢侈品品牌的心病,设计师的每一件产品都是他们的心头肉,我们无从知道设计师们为了将产品做到极致从而花了多少心血,从最初的的设计稿到生产过程所用的面料都是他们精心付出的结果,然而这些产品转头便被无数的复制,流通到市场。除此之外,假货所形成的的灰色产业链也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假货既然能流通如此之久,背后必然有成熟的产业链。2020年,上海警方破获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以郑某为首的62名嫌疑人被抓获,涉案价值1亿余元。据调查,嫌疑人通过勾结广州LV品牌专柜员施某,让其利用工作便利,在新品包袋公开发售前提供给制假团伙进行仿制,使得假冒品牌包袋能同步甚至早于真货上市销售。真正可怕的地方是该团伙还仿冒了新款包里内置的NFC芯片,消费者扫描后可直接转入到LV的官网。这可所谓“骗子不可怕,就怕骗子有文化。”将检验证伪重要的一关突破,普通消费者很难不受骗。

除了违法生产商外,即使是在真正的出售奢侈品的店铺中,消费者也有可能买到假货。2021年,北京朝阳区有群众举报三里屯。新源里一些商场的店铺出售假冒名牌服饰、皮包等。当地警方也查到这些店铺中的奢侈品是真假混卖,且顾客在挑选时,若觉得商品价格高,经营者便会拿出同款的假冒商品给顾客选择,这些假冒产品的价格也远低于正品。早在2020年,巴黎警方便破获一起有爱马仕前员工参与的手袋制假售假案件。该制假团伙一共10人,其中7名是爱马仕原工匠。他们从爱马仕工作室偷走原料,并向供应商购入同样的皮革,这些制成的爱马仕包以实体店正品价格的一半出售。对于此事,有网友又认为这些包包用的原材料是爱马仕的材料,且制作的人是前爱马仕员工,对她而言就是真的爱马仕包包。至于他们所制作出来的包到底算不算假包,那便是见仁见智了。

在商品的生产上游漏洞不断出现,那么消费者这端呢?根据贝恩咨询公司在1月20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可知,预计2021年间,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将实现36%的增长,总额也将接近4710亿元人民币,整体规模较2019年实现翻番。并且,《报告》也预计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看到这些数据,也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即使目前处在疫情时期,国内的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仍总体上升,那为什么假冒商品还是源源不断?

抄袭还是借鉴?未来健康的时尚市场又在哪?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关于这些品牌设计出的产品能否收到保护这一事情。总所周知,版权保护是促进健康的市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时尚界中,品牌的商标可以受到保护、衣服的面料也可以收到保护,但是衣服的版型则无法收到保护。若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分析,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希望行业能够不断的发展,通过不断更新来创作新的产品,来刺激消费。

在时尚界中的“借鉴”和“抄袭”某种程度上确实很难讲清楚,但这也确实是设计师收到困扰的地方。简单举个例子便是快速时尚品牌Zara,他们有许多设计师出现在各大秀场上,吸取灵感,随后进行快速的、流水线生产,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达到营利目的。像这种快速时尚品牌,他们就是明目张胆地仿照大牌。当然,去年Zara也是推出“ZARA ORIGINS项目,顾名思义Zara也是逐渐着手生产原创产品。

若目前政策上难以有效规范各种仿品出现,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自身采取相应措施也是可行的。当打开各电子购物平台软件时,不难发现,APP中充斥着各种明星同款(衣物、饰品等),而这些同款随手打开详情页面,月销售额可能也过万。且不说这些同款是否真的能卖出上万件?生产商能够大量生产也让人很难不怀疑其是否是真货。当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时,也可能是单纯喜欢该款式,并不知道该款式是否是某个奢侈品品牌的假冒产品,那么这也提醒消费者需要多留心。

Z时代日渐壮大,其消费能力也是日渐上升。目前也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靠向年轻消费群体,从营销传播邀请年轻人喜爱的明星做宣传,到推出新系列产品也改变传统风格,从中添加年轻的时尚元素(如秀场中越发多出现蓝牙耳机包等时尚单品)。因此,奢侈品或许可以有意地关注和引导年轻消费群体正确的购买行为。构建健康的奢侈品市场的任务固然任重道远,但并不是不可实现。

文/时尚广州新媒体实习生 覃莹莹

环球视野,岭南风尚

时尚广州新媒体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3657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