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医美线下消费有望持续复苏,需求集中释放,渗透率有翻倍空间

美妆资讯
医美线下消费有望持续复苏,需求集中释放,渗透率有翻倍空间
2023-08-05

疫情恢复叠加防疫政策边际宽松,医美作为线下消费有望持续复苏。医美产品需经由下游线下服务机构触达消费者,随着防疫管控的边际宽松,积压的医美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并带动市场反弹,尤其轻医美具有疗程性,有望呈现更大弹性。从产业链视角看,下游服务机构在疫情期间受损最严重,在复苏通道中向上弹性更大。

一、疫情迎来拐点,医美化妆品业绩韧性已经验证

医美化妆品板块增长韧性在三年疫情中已经得到验证,今年前三季度在疫情影响下,主要医美化妆品龙头企业仍实现业绩的高增长。可以看到,医美化妆品具有消费粘性,在疫情下具有一定的必选属性。

医美终端消费需要到店进行,因此终端消费受到疫情封控影响较大。由于医美项目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频次进行,所以需求会在放开后进行集中释放。并且双旦期间,医美机构会进行系列的促销活动,将会刺激需求加快释放。

二、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增长可期,未来有望开拓新增长曲线

在行业监管加强的行业环境下,很多非合规.小机构逐渐出清,更多资源会向运营能力和品牌能力强的合规机构集中。展望2023年,线下社交场景将逐渐恢复,今年缺失的老客户将会递延消费。同时医美机构扩张加快及更多新品上市也会促进机构新客户的增长。

国内医美年消费人数已由2016年的28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813万人,GAGR高达45.3%。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加之消费者在年龄、性别、地域等多维度渗透发展,驱动医美消费者数量跨入长期稳定增长时代。

借鉴成熟医美市场的消费者表现及市场数据,我国医美行业远未触及天花板。2020年, 韩国/美国/巴西医美渗透率已经非常高,每千人医美次数分别为82.4/47.9/42.8次,而中国仅为20.8次,不及韩国的1/4,美国和巴西的1/2。伴随市场医美产品丰富、消费者接受意愿提升、医美用户群体扩大、医美营销体系完善等,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增长可期,未来有望开拓新增长曲线。

三、相关上市公司:华东医药、金发拉比、朗姿股份

【华东医药】已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领域产品三十余款,其中海内外已上市产品达二十余款,在研全球创新产品十余款,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填充、面部清洁、埋线、皮肤管理、身体塑形、脱毛、私密修复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已形成综合化产品集群,产品数量和覆盖领域均居行业前列。

【金发拉比】通过投资韩妃医美,向能够满足母婴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医美领域拓展,韩妃医美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并深耕医美行业十余年,是广东省三级整形专科医院,拥有四级手术资质,公司目前已就旗下贝比拉比品牌自产面膜、面霜等洗护产品向韩妃医美试点供货。

【朗姿股份】于2016年正式进军医疗美容服务业务领域,截至上半年,已拥有29家医疗美容机构,其中综合性医院5家、门诊部或诊所24家,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重庆、深圳、长沙、宝鸡和咸阳等地区,目前在运营的有“米兰柏羽”、‘晶肤医美” 和“高一生”三大国内医美品牌。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2311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