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漫步摩洛哥街头,真假乞丐验人心

美妆资讯
漫步摩洛哥街头,真假乞丐验人心

摩洛哥街头什么人最多?乞丐。《奥威尔传》(杰弗里·迈耶斯著;孙仲旭译,2013)一书中,奥威尔对摩洛哥描述是: “它似乎是个乏味透顶的国家... ...那些靠近一个大城市的人完全被针对游客的骗局在加上贫穷所败坏,把他们变成了一个乞丐和古董贩子的种族。”

1.

国内遇到的乞丐往往会让人觉得受骗,因为他们并不一定是真的乞丐,也可能是工作或者一种生活方式。买些吃的送给他们,反而会被拒绝。吃饭不成问题,只是想让生活变得“阔绰”一些。

拿卡萨布兰卡来说,乞丐90%都是妇女和儿童。与国内逐渐商业化的乞丐行业不同,这里没有任何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有多悲惨,没有任何人愁眉苦脸演绎自己有多艰难, 从她们的神情上也并未展现出自己比别人低多少。

由于语言的不通,“伸手”和“吃东西”是她们常用的沟通动作。

有次朋友离开留下了一个玩具小熊,一直放着不知给谁。一个下雨天,十字路口有一对母女坐在台阶上避雨。她怀中用一块脏兮兮的毯子裹住自己的孩子。小女孩在睡觉,好像只有2、3岁的样子,瘦弱地让人心疼。为了防止雨点溅湿裙摆,用一些破旧纸箱子挡在周围。

突然想起来跑回家去拿小熊。开始,我还有些担心。一个陌生人给的玩具,如果在国内,可能都不会接受。如果真被拒绝,自己又很没面子。我把小熊放在这位妈妈手中时,她有点不太相信,嘴成了一个O行。赶紧指着自己的孩子,问,是不是给她孩子的。看到我点点头后,她好开心。

离开扭头看时,她依旧冲着我这个方向,跪在地上,兴奋地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才好。一边指着孩子,一般开心的鞠躬,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说,等孩子醒来以后会非常高兴的。

此刻,真的好满足,觉得自己又做对了一件事。

2

每次在星巴克总是能看到一个脸脏兮兮的小女孩,围着路人依依不舍的要钱。

一个晌午,一位客人拿着披萨走进星巴克坐在窗边,小女孩凑过来站在窗外。眼看着披萨还剩两块,小女孩心急了,紧忙敲敲玻璃,示意下自己也想吃。客人给她了。

第二天路过星巴克的时候,又看见这个乞讨的小女孩穿地干干净净,开心地被妈妈领着一起过马路。

还有一次,走到哈桑二世清真寺广场的入口,三个当地妇女带着五个孩子缓慢地走在前面,其中一个五、六岁的胖小伙,扭头微笑着像我伸出他肉肉的小手。

不久后,小巷里又突然出现一个小女孩拽着朋友的胳膊不松手,拿到了钱才罢休。

摩洛哥为什么这么多小孩都是这样?穿的干干净净,有父有母,就是像路人要钱。

这种“习惯”如何养成的?

3.

三毛有个故事《芳邻》,介绍了她身边的那些撒哈拉的邻居们。

他们大多数都是有补助金或者生活也没有那么穷困潦倒的人,但日常生活的中 “掠夺”也让三毛心力交瘁。 “洋葱”、 “汽油”“ 、“棉花””、 “吹风机”“、“熨斗”… …

无所不借,无所不要。

有时候借了还不还。各家都有一个特点,被派出来“借”东西的人总是小孩。狠心不想借的时候,看到小孩那么楚楚可怜的样子,又于心不忍。

久而久之,小孩们就开始要钱。在三毛的“讲道理”下,又改为要糖。

这些撒哈拉的邻居们,大多都不知道感恩,主要是也没有这个概念。

想到这些小孩儿,也许,他们并未看成是一种乞讨,只是“借”。因为不认识你,所以也就谈不上还。

陌生人伸手要东西,除了钱,还能是什么?但细想这些“乞讨”的小孩,伸手要的也有可能是糖果或者玩具。

这些要钱(吃的)的小孩,和受过教育的明显不同,穿着虽然干净,明显生活条件不好。也许和三毛的那群芳邻一样,大人不好意思出面,小孩子来当敲门砖。

当然,不论怎么样,总是不好。星巴克的那个小女孩也就七、八岁的样子,看她的架势,肯定是个老手。这么小,从头到尾都未露过羞涩之意。

4.

网上搜了搜,向陌生人要东西吃也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有的说法是因为“别人家的饭菜总是香的”。

从小孩的教育,看大人的品性。总会不仁义地想,也许这些当地小朋友的父母也是这样,四处 “借”,才让孩了受到了影响。

每次看到这类孩子,心里就会有负担。一是人太多,给不过来;二是觉得不能惯他们这个毛病;三是她们那死缠烂打的劲儿,真的挺让人头疼的。

比起那些真需要帮助的孩子,这些小孩真的怎么都让人爱不起来。

您觉得呢?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我是讲道理的北极熊,离开北极看世界,分享旅途趣事,欢迎和我交流!"

声明:本文原创,禁止盗文,谢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2222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