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了,天地恍如一夜之间换上了盛装,把我们的视觉从一个黑白分明的素颜世界,带到了一个多彩缤纷的靓妆天地。春,就像一个无形而又奇妙的化妆师,用她神奇的手笔为大自然每一个细节处,描摹出浑然天成的春色一片。
夏、秋、冬,亦是如此,交替变幻着四季的妆扮,万物有变,万物恒常,谁又能固守停留呢?这人世间的一切,大概也莫不如此吧。
人生是一场修行。如果生命是一场裸行,那我们所背负的生命在于创造的意义在哪里?那些失去光泽的力量都将显得了无生趣。生命轮回,生命孕育生命,它自始至终都需要我们用饱满的爱与智慧,去点燃每一段激情。
所以,人生中,我们更应该懂得适时去除潜藏在生命黑暗角落里的污秽和暗斑,让暗淡的岁月重新光亮起来,精致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把人生当成一副精心描绘的作品,为她化妆。
化妆,可以说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化妆一词是怎么起源又是如何流行的?我无法考证它的演变脉络,也许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化妆”一说,在那个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们连遮衣蔽体都不懂得,又如何懂得深层次的化妆呢?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想化妆这事儿是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呢?
而我却曾经固执地以为,化妆是一种虚伪和浪费,甚至是爱慕虚荣、贪念美丽浮华的表现。因为我的逻辑是,第一倘若你天生丽质,那么化妆是多余的,或许化妆还会抹去你原有的本色,第二倘若你相貌平平,那么化妆也不一定能把你变成妖精,第三倘若你相貌难看,那么化妆就能把你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所以,曾经很长一段岁月里,我凭着自己几分天生丽质的自信,工作生活中坚持着素颜的朴实和自我,与化妆负隅顽抗了很多年。
直到有一天,这个观念彻底打破,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角的鱼尾纹开始无情泛滥,昔日白净的脸蛋上像是一夜之间被黄褐斑攻占成势,常常不忍直视镜中的自己,常常不由得心生色衰而爱弛的忧伤。
那是2015年单位春晚,我参加了我们科室里选送节目的表演,为了确保舞台效果,所有演员都要化妆,我清楚记得当时化妆师用各种工具,在我们脸上一番描摹,打底、画眉、涂睫毛膏、画眼影、涂口红等等,一副作品惊艳亮相,望着镜中靓装的自己,不由得令我折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的道理。当然这种舞台化妆要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淡妆要夸张很多,但自从这次化妆之后,让我坚信了化妆的理由。
我问过身边那些爱美之人,什么样的妆才是好妆,她说:自然的妆,润物无声的妆。高明的化妆师一定是以自然作为化妆的韵脚,让人看不出化过妆,没有任何惺惺作态和扭捏的败笔。
岁月总是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曾经对化妆不屑一顾的我,如今却要如此地依赖它。甚至潜滋暗长了没有化妆都不想出门的心理暗示和习惯。
化妆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化妆的深意正在于由表及里的大彻大悟,化妆会让我们的容颜增添亮丽鲜活的色彩,上好的化妆与我们的精神气质相匹配,渗透我们的内心,最后会沉淀、甚至融进我们的生命里。
曾经网络上有个很火的段子: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化好妆只是我们走近他人的第一步,而真正走进他人的生命里,还得靠真实的人品,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看来一个人的面妆化得再好,也难以掩饰他灵魂的疙瘩与暗斑。
那么,灵魂上的化妆才是我们一生更要必修的课程。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1472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