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类产品是我们日常比较常用的化妆品之一,尤其是夏季或者户外出行,防晒类产品直接作用于肌肤,相当于在皮肤和紫外线之间修筑了一道“保护墙”,防晒产品一般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以及物理化学防晒混合剂型;而日常购买我们会怎样选择防晒类产品呢?
今天我们分为4个部分来介绍防晒护肤品。
1.认识紫外线要了解防晒护肤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防晒的作用与目的;
80% 消费者称: 我在阳光下会感到更加健康;皮肤的光老化造成不可逆的肌肤伤害;
紫外线是一段连续的光谱:一般包含VUV、UVC、UVB、UVA;电磁波短的波长100nm~380nm的光叫做紫外线(此段也为不可见光的一部分);可见光是有一定的波长范围的,波长从400纳米到700纳米的光成为可见光,波长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光就是不可见光了,(小于400为紫外线,大于700为红外线),光的波长越长颜色就越偏红色,波长超出了可见光波长上限的光就是红外线,波长越短颜色就越偏向紫色,波长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的下限就是紫外线了。波长越短能量越强!
紫外线是日光中的一部分,包括UVA、UVB和UVC三种射线,它们对皮肤的影响各不相同。
VUV其波长一般控制在10~200纳米之间。这一类紫外线的消毒杀菌效果非常的好。虽然携带的能量很高,但是穿透力却极差,所以,几乎不会穿透大气层进入到地球的表面。因为只能够存在于真空中,因此而得名。
UVA又称晒黑段,它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达人体真皮层,虽然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它可以穿透表皮到达肌肤的底层并潜伏起来,日积月累就会造成肌肤提前衰老,表皮粗糙,有皱纹和斑点,肌肉松弛、下垂,同时增加UVB对人体的损伤。UVA不会立即对皮肤造成影响,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实对皮肤影响深远,但由于穿透力强,所以使在室内也可能存在,有些防晒产品也难以防护。
UVB又称晒红段,透射力可达人体表皮层,是晒伤皮肤的主要波段,轻者可致皮肤红肿、疼痛,重者会产生水疱、脱皮。UVB 会激活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形成后逐渐迁移到最外层,使皮肤黑化、出现红斑、或被晒伤。UVA和UVB照射过量,可能会引起细胞DNA突变,导致皮肤癌。
UVC又称杀菌段,而 UVC 相较于 UVA、UVB 对人体伤害很低,这是因为 UVC 波长很短,穿透力很低,不能深入皮肤表皮。透射力只到皮肤的角质层,且绝大部分被大气层阻留,不会对人体肌肤产生危害。们经常采用日晒的方式来消灭食物上的病菌,达到消毒、保质的作用,并根据阳光消毒的作用原理,逐渐发展了人造紫外线技术。深紫外半导体通过发出 UVC 波长的深紫外线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为什么UVA难防护?
1.容易被忽略其能量低,短时间内没有感觉;2.难以阻挡,穿透力强,可以穿透云层窗户,汽车玻璃;3.波动不大,从日出到日落,UVA的量差不多;4.不分季节,即使不同季节也差别不大,如影随形。
自然界到达人体肌肤光线带来的损伤;整体波段日光对肌肤渗透与损害小结:
VISIBLE LIGHT 可见光:• 导致皮肤暗沉• 导致即时的和持续性的色沉: 色斑,皮肤灰暗, 没有光泽, 肤色不匀)• 氧化应激。
INFRARED 红外线:• 氧化应激• DNA 降解• 胶原蛋白降解• 显著促进内在老化
2.如何防晒首先了解SPF值与PA值:
SPF是实验样品涂抹部位和无涂抹部位经UVB照射形成的最小红斑量的比值。
PA是实验样品涂抹部位和无涂抹部位经UVA照射形成的最小持续性黑化量的比值。
SPF和PA数据含义
SPF:
① 遮蔽率=(SPF-1)/SPFX100%;
例如:SPF30遮蔽率约是96.7%,SPF50遮蔽率是98%。
② 遮蔽时间=SPFX20分钟;
例如:SPF30防嗮有效时间是600分钟,SPF50防嗮有效时间是1000分钟
UVB:SPF就是针对UVB的遮蔽率和遮蔽时间,防止UVB晒伤晒红皮肤,简单来说就是晒伤的时间。
PA:
① PA+:一般防护,有效时长大约2-4小时② PA++:较强防护,有效时长大约4-8小时③ PA+++:超强防护,有效时长大约8-12小时
UVA:PA则是针对UVA的防护能力,防止UVA晒伤基底层和真皮层,+号越多说明防护能力越强。
3.防晒化妆品防晒标识要求:《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管理要求》
一、防晒指数(SPF)标识:
防晒指数(SPF)的标识应当以产品实际测定的SPF值为依据,最高可标注SPF50+。
SPF<2时,不得标识防晒效果; SPF>50时,应当标识为SPF50+; 2≤SPF≤50时,应当标识实测SPF值。
二、宣称防水效果的认定条件与标注方式:
防晒化妆品未经防水性能测定,或产品防水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洗浴后SPF值减少超过50%的,不得宣称防水效果。
注意:上述两种方式任选一种,但不得只标注洗浴前SPF值。
标注方式:①同时标注洗浴前及洗浴后SPF值;②只标注洗浴后SPF值
三、长波紫外线(UVA)防护效果标识:
长波紫外线(UVA)防护效果的标识应当以PFA值的实际测定结果为依据,在产品标签上标识UVA防护等级PA。
当PFA值小于2时,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当PFA值为2~3时,标识为PA+;当PFA值为4~7时,标识为PA++;当PFA值为8~15时,标识为PA+++;当PFA值大于等于16时,标识为PA++++。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化妆品标签标识标注要求有关问题的复函》关于化妆品防晒指数的标识要求:考虑到测定时的抽样误差以及化妆品行业的传统标识习惯,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的标识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SPF值为2~5(包括2和5)时,标识实测SPF值; SPF值为6~50(包括6和50)时,标识上限为实测SPF值,标识下限为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与小于实测值的5的最大整数倍二者间的较小值; SPF值>50,且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大于50时,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指数(SPF)应标注“50+”; SPF值>50,且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小于或等于50时,标识上限为“50+”,标值相下限为实测值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
针对一般环境选择防晒产品的建议SPF值与PA等级:
4.1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
当皮肤接受紫外线过度暴晒后,会损伤表皮细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坏皮肤的保湿功能,使皮肤变得干燥,让真皮层中的弹力纤维受损,使细纹产生。在强烈照射下,还会造成肌肤发炎、灼伤。
1、原理不同:物理防晒是通过将照射到肌肤表层的太阳光和紫外线,通过反射的方法从皮肤上移走。化学防晒使用的是能量转换的方式,如紫外线会先被肌肤吸收,吸收后利用防晒霜的化学成分,分解转化成较低的能量形态该释放出来。
2、成分不同:物理防晒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俗称钛白)及氧化锌。化学防晒,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化学防晒剂,把照射到皮肤上的紫外线吸收掉,避免伤及皮肤。纯化学防晒是不含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
3、优缺点不同:物理防晒的缺点是质地比较厚重,而且涂抹之后偏白和油腻,使用感受较差。而优点是敏感肌可用。化学防晒优点是质地非常清爽,涂抹以后没有粘腻感也没有负重感;缺点是防晒时间有限,需要定时补,长期间使用容易损伤肌肤。
4.2防晒剂介绍以及浓度限值
防晒剂发展历程
世界防晒剂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由于欧美对于美黑的热潮,最初的防晒剂主要是防UVB,用于在美黑的同时防晒伤。随着对于防UVA和物理防晒剂认识的提升,各类防晒剂类型不断丰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款具有更高效能的防晒剂(例如更高防护能力、覆盖波段更广、更强稳定性、更强相容性、更大分子量)相继面世。在巴斯夫、帝斯曼、欧莱雅等龙头原料商引领下,防晒剂技术得到不断突破。
有机化学防晒剂种类
不同成分不同作用:
主要防晒剂生产厂商介绍
防晒剂消费群体产品需求
4.3防晒剂对环境的影响
防晒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毒理学杂志》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4万吨防晒霜沉积在海洋中,全球 15% 的珊瑚礁正在受到防晒霜的影响。而夏威夷最受欢迎的几个海滩和美国维京群岛是这些成分浓度最高的区域。
专家表示:“因人类涂抹防晒霜被带入海水的化学物质看似数量并不多,但经过生物富集作用后,浓度会提升。”防晒霜并不是珊瑚礁的唯一敌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指出,珊瑚礁面临的最大威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不可持续的捕鱼活动和来自陆地的污染。但是环保人士表示,禁止有害化学物质是游客可以控制的一个变量。
美丽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其外围已白化;海洋环保要求:对羟苯甲酸丁酯、桂皮酸盐、羟苯甲酮、二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甲基亚苄亚基樟脑等 四种化合物,即便是在低剂量的情况下,仍会刺激珊瑚的共生藻体内的病毒攻击共生藻,间接使珊瑚白化甚至死亡。
5.儿童防晒剂产品设计儿童防晒配方设计上,是否与成人防晒有差异?
儿童化妆品设计应当遵循《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1.不得宣称“高倍防晒”;2.化学防晒剂≦3种;3.物理防晒剂总量≦25%;4.SPF值≦30
安全优先原则功效必须原则配方极简原则
6.防晒产品市场分析:
消费者对SPF值的需求
消费者对产品质地及包装形式的需求
全球防晒品市场现状
据统计,2021年全球防晒品规模达794亿元,市场规模较大,与2020年相比增长速度较快;2012年-2021年CAGR为0.9%。
2012-2021年全球防晒品规模及增速
中国防晒品市场现状
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国防晒品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趋势,10年间CAGR为10.5%,2021年市场规模达167亿元。中国防晒品规模增速远超全球,防晒品需求景气度较高。
全球防晒品市场
全球市占率均呈现提升趋势,全球CR10从2012年的25.8%提升至2021年的33.0%。全球以欧美系占据主导,市场中品牌众多,以欧莱雅、拜尔斯道夫集团旗下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前十名品牌中占据五席。日系、韩系、欧美系防晒产品特征不同,对应不同需求的防晒,日系产品更注重防晒黑效果、皮肤负担小,而欧美消费者具有美黑习惯、产品具备更强的防晒伤能力。
数据显示,中国从33.9%提升至46.8%,高于全球,市场集中度提升明显,中小品牌在市场中出清较为明显。中国以日本品牌为主导,囊括前三名的安热沙、曼秀雷敦、花王碧柔。日系占据国内主流市场,未来国货或占有一席之地。考虑功效新规要求下,防晒产品需要获得特证,成本提升挤压中小品牌利润空间进而倒逼市场出清,预计未来市占率仍有边际提升空间。
7.防晒产品宣传文案:
肤感:肤感清爽不油腻、质地轻薄易推开、防水防汗
功效:物理化学防晒双重加倍、多种防晒剂、全波段防护、同时具有防敏抗氧化功效
特殊:低敏温和儿童可用的防晒剂
时效性:UVA防护时长达8-12个小时、UVB遮蔽时长达12小时、UVB遮蔽率高达97.2%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8945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