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美人妆|这季《歌手》妆容抢戏 你们找的张韶涵高光是这块

美妆资讯
美人妆|这季《歌手》妆容抢戏 你们找的张韶涵高光是这块
2023-08-05

上周五《歌手》如期开播,

获得了很大的反响,

从当日开始到周末持续占据话题榜。

要说近两年《歌手》确实有些平淡,

这一季着实把总导演洪涛难为住了,

一开场就哽咽致辞看的人还挺心疼。

总导演:洪涛

也能想象到节目组邀请歌手的不容易。

这一季的阵容真心不错啦,

起码有结石姐、张韶涵、Gai,

这三位就值得搬马扎守候节目了。

洪涛要真是想让观众高兴,应该提高语速才对!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

先是歌手的演出纷纷登上热搜,

次日,《歌手》持续霸榜,

不过竟然是#gai 眼妆# #张韶涵 高光#这样的话题。

网友纷纷表示难道看了个美妆节目!

先说说GAI吧,

他一出场星姐就笑喷了。

这还是那个痞痞酷酷拽拽的GAI吗!

红嘴唇儿,粗眉、眼影。。。

像极了年画娃娃,上一张加上大耳朵就是图图。

把江湖GAI爷注入了太多阴柔感。

这是要干撒子嘛!

和GAI不同张韶涵的妆容一片好评,

难道韶涵自带化妆师了?

第一场主持和竟演的妆容都相当完美。

令人感叹,十多年了我们都从小学生变成了上班狗,

而她依然还是当年那个精灵般的张韶涵!

其实看到#张韶涵 高光#上热搜,

星姐相当惊讶,这波观众的也太尖了吧!

也太懂化妆了吧!

既然大家都对化妆这么关注,

星姐一定要更加认真详细的为大家普及美妆知识了。

张韶涵的妆容淡淡的很显高级,

金色的高光点缀在颧骨及鼻梁等处。

整个面庞都显得很饱满立体,如同精美的娃娃。

这张侧颜更加明显,

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着粼粼微光。

嗯,真的是仙女本仙了。

高光和阴影是帮助塑造面部轮廓的好方法,

说白了就是你想要哪里高挺一些就打高光,

想要瘦一些就打阴影,

光影一配合就能打造出精致小脸儿啦。

如上图,额头到鼻梁、面颊和下巴都是高光区域。

这些位置饱满起来,面部就能呈现立体感。

相关工作人员也分享出了张韶涵同款高光,

这款高光真是功臣呢!

这款金色高光是Topshop的sunbeam,

据说现在已经因为张韶涵断货了!

说实话,大家真心不用专注于明星同款,

可能只是舞台效果好,

日常生活中使用要斟酌试用后再决定。

市面上好用的高光还有很多嘛~

高光推荐

Whoo后拱辰享美玉容焕彩高光粉

RMB 430/13g

特含保养肌肤的核心成分-纳米化珍珠,

珊瑚,琥珀等7种宝石成分,

并添加生机五花精萃及红玉白精萃成分,

一盘拥有多种色彩,质地轻薄、透亮。

用自带的粉刷轻轻在脸部一扫,

不但能提亮肤色,

拥有的珠光效果还能够很好地打造韩式裸装。

M.A.C 魅可立体绒光修容饼

RMB 390

奢华的柔感丝绒细粉可平滑肌肤,

打造具有冰霜般金属光泽的妆效。

本品可用于肌肤的局部高光及整体抛光。

让你的肌肤告别暗沉,时刻闪耀,

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玛丽黛佳戏法立体高光粉

RMB 239

不需补光!立体脸庞宛如天生。

用高光刷在高光盘内轻刷几下沾取高光粉,

然后轻弹几下震去余粉,或在手背上调整粉量,

轻扫在各个所需部位即可。

除了高光,韶涵blingbling的眼妆也超美,

香槟珠光色平铺眼皮,

眨眼陶醉间闪闪的又温柔。

珠光感的眼影也是近期大热,

选用香槟色、玫瑰色、暖橘色等温柔色系的眼影,

不用过多技巧平铺眼部就能打造很好的妆效。

珠光感眼影推荐

Bobbi Brown芭比波朗裸金流沙眼影盘

RMB880

全新仲夏金沙眼影盘,囊括8种细腻眼影:

低调裸色、热辣古铜、闪耀金属色、以及活力海滨色。

单独使用,或是多层叠加,

不管是泳池边的清新妆扮,还是派对热力妆容,

都能轻松打造,随处释放夏日激情。

亚麻般轻柔的纱质包装,更添盛夏风情。

Shiseido资生堂心机彩妆臻采恒亮眼影

RMB320

颜色搭配十分和谐,

层层递进的色彩适合打造渐变的眼影妆效。

双重凝胶粉末配方能持久贴合肌肤,

即使长时间也不易暗淡。

雏形刷头更加柔软,

并且能够更好地描画睫毛间的空隙部分。

Chanel香奈儿全新四色眼影

RMB560

温和的优质配方搭配简易的使用方法,

使色彩散发独特魅力,长效持久的亮丽色泽。

哑光、丝缎、珠光或金属光泽色调,

创造千变万化的彩妆效果。

下周为大家说说张韶涵的百变唇妆如何~

在评论区告诉星姐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部分参见水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8133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