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新西兰不愧是奶制品大国!生产的羊奶滋润还美白,秒杀“大宝”

美妆资讯
新西兰不愧是奶制品大国!生产的羊奶滋润还美白,秒杀“大宝”

逐渐步入深秋,即使在南方的朋友也深有感触,天气逐渐转凉,最大的感觉就是皮肤干燥,原先的护肤品似乎已经不见效果了,明晃晃的裸感,皮肤紧绷、粗糙、暗沉,风一吹还有明显的刺痛感。

换季时节,肌肤尤其是脸部皮肤的感觉最为真实,入秋之后明显的紧绷感,这其实是缺水的直接表现。

一个正常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构成,表皮外侧的角质层可以有效保护肌肤水分流失,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同时汗腺等也会分泌水分保持肌肤湿润。

步入秋季之后,一方面,大气中的水分下降,干燥的西北风在北方可能还带有小沙粒,不断攻击皮肤,带来不适;另一方面,汗腺等分泌变少,天气转凉代谢加快,导致水分流失严重。

皮肤中的缺水不仅会使肌肤免疫力下降,还会影响代谢,造成肌肤暗黄、废物堆积,甚至毛孔堵塞等情况。

因此,保湿补水很重要,今天小练要推荐的是来自新西兰的澳肌莱羊奶爆奶霜,这是一款由精选的羊奶精华组成,小分子滋润皮肤,还具有牛奶的美白功能。

大家都知道澳洲的绵羊油,因为保湿功能被称为国外的“大宝”,而这款羊奶霜不仅具有保湿功能,还能告别绵羊油的油腻,以爆奶的“油包水”的形式,防止营养挥发,促进肌肤吸收。

在国外可是很火爆,尤其是新西兰最大机场都有它的免税店,在大型商场、药店都存在卖断货的情况。

澳洲知名的时尚杂志《good》也曾经刊登过此产品,从澳洲风靡美国,众大牌明星都是使用过;

甚至成为2018NAC(新.澳.中)国际时尚国际文化秀官方指定护肤品牌,是超模小姐姐都鼎力支持的产品。

看到这个,大家一定会很好奇,它到底有多强大的功能,赢得一众小姐姐和时尚界的认可?

1.养护补水,平衡水油

文末购买

从它的名字你就可以认出它是一款以“羊奶为主要原料的面霜,新西兰作为国际上知名的奶制品出口大国,采用纯草喂养的山羊,无铅等重金属,不含任何添加剂,真正的零添加。

大家都知道牛奶可以养肤补水,而山羊奶中88%都是水,它能给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且脂肪分子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容易吸收,补水功效特别好。

看表面呈膏体的啫喱状,里面还有明显的颗粒感,一看过去就很水润,有点像融化的冰淇淋,水水的。

涂在手上,与大多数面霜一样,滋润保湿,推开也容易。

经过均匀推开之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水包油”,防止营养挥发,在皮肤表面慢慢吸收。

湿度测试之后发现,水分增长到了百分之五十多。

看看原先的痘痘也小了许多,看来水油平衡只需要补水做够了就好。

文末购买

2.羊奶亮白,皮肤细嫩

山羊奶中含有高于牛奶8倍的生长因子(EGF),可以修复受损细胞,加快细胞代谢更新,这对于代谢缓慢的秋冬季节是相当友好的。

相比于牛奶、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有更加强大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说抗衰效果也不错。

涂在手上相比之前,肌肤更加细嫩,肉眼可见地变白了。

用后一段时间,除了补水效果好,痘印等等淡了许多外,皮肤也是变白嫩了许多,肌肤紧致,弹性十足。

除此之外,山羊奶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核酸,也有助于促进肌肤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生成,让肌肤白净细腻,更加光滑透亮~

3.定制cp组合,两款可选

可以根据它的颜色来区分,相对于来说,绿色整体为“奶色”,注重补水功效,比较适合油皮使用;而白色款会有较强的滋养效果。

打开之后,内部有一把小勺子,将霜轻轻涂抹在皮肤上;

配合适当的手法,在脸部先揉按到奶珠出现,然后使用拍打的方式,促进皮肤吸收。

这一款爆奶霜还是属于温和护肤型的,pH值偏弱酸性,符合人体皮肤的ph环境,温和无害,就连孕妇也可以使用。

看到这个大家是不是已经很心动了?

心动不如行动,这个季节囤上几盒,秋冬皮肤干燥,不仅可以涂脸,当身体乳也是很不错的,腿部、足部都可以,这么清爽的面霜即使在夏天也可以使用。

更有国家进口许可证和国家允许售卖的化妆品认证。

翻了一下。看到网络上也有很多种草评论,就连线下柜也有售卖。

买过的用户也是连连好评。

讲真,肌肤最严重的最普遍的就是缺水问题,不论是肌肤暗沉、毛孔堵塞,或多或少都是由于肌肤缺水、代谢慢而引起的,当然适当激活细胞也可以促进细胞更新。

这款面霜将美白、除皱和精致相结合,满足我们对肌肤问题的所有要求,一瓶就可以搞定从补水、精华到面霜锁水的全部过程。

一大瓶50g,现在下单只需要119,原价169,整整省下了50元,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一搓爆奶】Skin Nutrient澳肌莱羊奶爆奶霜 ¥119 购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5514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