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逛大妈久了,笔者发现:个护美妆类的产品除了洗发水,沐浴乳之外,面膜出现的频率相当的高 。可见大家对于面膜的关注和热爱程度。很多人甚至把面膜当做了日常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面膜吧~
专柜面膜&平价面膜
因为近几年的面膜热,专柜品牌基本都推出了面膜类的产品,很多一线品牌的面膜虽然好用但价格也是非常感人。比如以下这几款,都是口碑与效果双丰收的产品,但是单片的价格基本都在百元以上。100元换15分钟的面膜体验,对于很多普通的消费者来说,也只能偶尔尝个鲜。如果真正要加入到日常护理套餐中,那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然,壕请忽略)
雅诗兰黛面膜 水光肌微精华面膜6片装¥600天猫精选
SK-II活肤紧颜面膜 skii双面使用面膜贴6片装¥1070天猫精选
台湾进口宠爱之名抚纹生物纤维面膜 3片装¥385天猫精选
因此很多爱美人士把目光转移到了普通平价面膜上来。
可能有人要问:到底多少钱一张的面膜才算是平价面膜? 5元?10元?20元?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还是要与自己的消费水平挂钩,笔者认为单张价格在20元以下的,都应该算是平价面膜吧
笔者今天想要分享的经验方法是如何让这些平价面膜产品,发挥更好的功效:
推荐几款性价比和效果都不错的平价面膜
丽得姿(LEADERS)核心至美玫瑰泉悦调理面膜5片 ¥65 京东
我的美丽日记(MY BEAUTY DIARY)玻尿酸补水保湿面膜贴 10片/盒¥49 京东全球购
伊思(It’s skin)晶钻蜗牛面膜贴 5片/盒 韩国进口¥99 京东全球购
让面膜发挥更好的功效 方法一
敷面膜前,用精华液或者精华水打底
面膜一般主打的效果,就是补水。通过15分钟的封闭式的敷贴,强效密集的补水。
笔者建议可以在洗完脸擦干肌肤后,不妨先用一点精华或者精华水涂抹在肌肤上,之后再敷上面膜。
利用面膜这15-20分钟的敷贴浸润效果,角质层水分充盈,皮肤细胞吸水变得饱满,吸收通道更好的打开,让精华成分更好渗透,被肌肤所吸收。尤其对于皮肤本身比较干燥的人来说,这招更加有效噢,敷完之后你会发现,比单独用精华的吸收效果来的更好,也比单用面膜的补水效果要来的更佳。
方法二:搭配工具,事半功倍
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一些护肤的工具,比如离子微电流导入器啊,比如微震动按摩棒啊,又比如一些按摩的滚轮啊等等。其实这些工具在我们敷面膜前后,也能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效果。
敷面膜前
为了使面膜发挥最好的效果,敷面膜前的清洁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家里有洁面仪的话,千万别让他闲着,在敷面膜前给肌肤来个大扫除吧,将皮肤表面多余的老废角质温和的清理掉,这样后续使用面膜的时候皮肤的吸收也会变得更好~
倩碧的洁面仪不错,清洁力好,刷头温和,同时还可以更换按摩头,就可以一机两用啦~
Clinique倩碧声波洁面仪 电动洗脸神神器美容仪 ¥980 天猫精选
Clinique/倩碧动感声波按摩仪刷头 紧致提升¥280 天猫精选
敷面膜中
在敷面膜的同时,我们可以用离子导入器,帮助面膜加快吸收,同时更好的加成保湿的效果。
使用方法很简单:将仪器调节到保湿导入的模式,之后隔着面膜,在脸部轻轻的移动就可以了。
你会发现做完面膜,脸部会变得更嫩更保湿噢~
日本直邮日立/HITACHI CM-N3000美容仪日立N3000 电子美容仪代购¥1590 天猫国际
日本YAMAN HRF-3美容仪家用导入仪洁面仪毛孔清洁眼部脸部按摩器¥2399 天猫国际
敷完面膜后
一般揭下面膜的时候,脸上还会残留一些面膜的精华液,按照平时的方法可能就用手按摩吸收一下。
如果手边有按摩仪器的话,我们不妨可以用它,由内向外,由下往上的,给肌肤做按摩。
因为平时在使用这些按摩仪器的时候,也是需要事先涂抹按摩霜或凝胶之类的产品,费时又麻烦。
很多人怕麻烦这些产品后来就满满的闲置了。。。
在面膜之后,通过高频的微震动,即达到了给肌肤按摩的效果,又加强了面膜的吸收,可谓一举两得。
出门时用这一招效果更好,面膜补水后肌肤上妆更服帖了,同时振动按摩也帮助消除水肿了,紧致了脸部轮廓。
日本直邮beauty bar 24k黄金美容棒电动按摩棒 T型头¥1060京东全球购
这种微电流滚轮按摩器也可以在面膜之后使用哦~
ReFa Carat 铂金微电流滚轮美容仪 按摩V脸瘦脸¥1692 天猫精选
方法三:冬季敷面膜,适当加温效果好
冬天皮肤特别容易干燥,但是很多人却反而懒得敷面膜,原因是什么???
当然是冷啊!尤其是没有供暖的阴冷的南方的冬天,想到冰冷的面膜贴到脸上,就浑身不舒服,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把面膜“加热”一下来用。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也能让人更加的放松,有利于面膜更好的发挥效果。
加热的方法:将面膜至于45度以下的温水中,浸泡3-5分钟,之后就可以撕开使用了。
笔者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台盆中放上温水,然后将面膜浸泡下。
现在网上也有面膜加热器售卖了,不过笔者觉得意义不大
注意:
温度不要过高:过高的温度在使用时会让肌肤感觉到不适,同时也容易降低产品的功效和破坏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美白类面膜不要加温:美白类面膜中往往会添加美白类的有效成分,如维生素c,鞣花酸等等,都是不容易稳定的成分,所以并不适合加热使用。
------------------------------------------------------------------------------------------------------------
当然除了传统的面贴式面膜以外,涂抹式面膜也是大家经常会使用的,尤其是清洁类的面膜,这个什么泥,那个什么泥,很多人都用的不亦乐乎 。
对于这些涂抹式面膜笔者也有些使用建议,就在这里一并分享了 :
方法四:洗澡时使用涂抹式面膜,效果更棒
洗澡时由于浴室的温度和水汽都比较高,能够帮助涂抹式面膜保持良好的湿度,不会过快的干掉。
笔者建议各位可以在洗澡前先做好面部的清洁工作(卸妆,洁面),之后再涂抹上面膜,随后再清洁身体,
最后将面膜清洗掉,这样时间上差不多。同时面膜清洁起来也更加的方便,尤其是清洁类的泥状面膜。
从坐到右分别为:the body shop ve深层保湿面膜,the body shop 茶树控油面膜,oringins活性炭净透面膜。
正品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VE深层保湿面膜¥98天猫国际
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 茶树控油净痘面膜痘印粉刺暗疮淡红印100m¥89天猫国际
悦木之源 活性炭毛孔净透面膜 泥娃娃 深层清洁¥200天猫精选
注意:
取用广口瓶的涂抹式面膜时,注意不要将水溅入,同时用干净的挑棒,这样能有效的防止面膜变质。
面膜不要放在温度时高时低的浴室里面,要放在阴凉处保存噢~
方法五:眼膜搭配涂抹式面膜一起使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涂抹式的面膜都是要求避开眼周使用的。所以在洗完脸后用这些涂抹式面膜的时,眼睛周围往往没有涂抹任何的护肤品。如果又恰逢“天干人燥”,往往细纹干纹就这样悄悄的产生了。。。
所以笔者建议在使用涂抹式面膜前,先用眼膜!(平时囤了却不怎么用的眼膜,终于也有用武之地了 )
眼贴膜:
MG美即水漾明眸补水舒缓眼膜贴组合21对 淡化暗沉 去黑眼圈¥72天猫精选
源自韩国JUST BB淡纹感温眼膜10对 补水 淡化 细纹 黑眼圈 保湿¥49天猫精选
涂抹式的眼膜:
克莉丝汀伯顿(christian breton)紧致眼膜 15ML¥459京东
无论是眼贴膜,还是涂抹式的眼膜,都是可以的。
使用时先将眼膜贴上(或涂上),之后再上面部的涂抹式面膜,之后清洗的时候一并洗去,这样脸和眼睛就都美美的啦,再也不用担心敷面膜的时候眼睛周围的干燥问题了。
其他的问题
★关于敷面膜的时间:
无论是面贴膜还是涂抹式面膜,建议还是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时间来使用,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如果环境比较干燥,面膜更容易干,贴的时间还要缩短),有些面膜可能说明书上只建议使用5-10分钟,那就敷个5-10分钟就去除。不要以为贴越久越好,超时贴面膜不仅会增加皮肤的负担,也容易因为面膜水分的挥发而倒吸皮肤的水分,得不偿失。
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制水膜来敷,建议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自制的水膜比一般的面膜干的更快。如果实在想多敷一下,可以考虑用这种硅胶面膜在外覆盖,延缓水分的蒸发。
美丽工匠 硅胶面膜罩 耳挂面罩防水份精华蒸发加倍吸收面膜防脱落¥19.99天猫精选
★关于敷面膜的频率:
一般的面膜包装上都会注明:建议一周使用2-3次。
也有些会写:可连续数天使用,效果更佳!
到底听谁的呢?
因为,一般的面贴膜的保质期都是2-3年,甚至更长,为了保证面膜的稳定,里面一般都会添加防腐剂成分,有些多,有些少。
笔者建议还是根据自己的皮肤来做决定,皮肤耐受性比较好的,连续做可能也没什么问题,但若要连续使用的话还是使用基础的补水面膜。美白类,抗老类,控油类的面贴膜还是不要连续使用,建议有间隔的使用。
皮肤比较敏感的妹子建议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天天使用面膜啦~
★关于敷完面膜到底要不要洗脸:
首先表明笔者的观点:敷完面贴膜还是建议用清水洗一下脸。
敷完面膜后,脸上往往还会留下一些没有吸收的面膜精华液。通过按摩可以吸收掉一部分,但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许残留。如果不把这些残留物洗去,直接涂抹后续的护肤产品的话,会影响这些产品的吸收。同时如果残留物对于肌肤敏感的人来说,也是可能造成肌肤过敏的诱因。所以还是建议简单清洗下,当然如果是睡眠面膜的话,就不用清洗啦 ~
----------------END----------------
记得关注朕,订阅朕!
分享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你成为生活家。
本文作者:什么值得买用户海绵菌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5276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