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化妆品,大家乍一听可能会陌生,这是什么鬼?当我说到神仙水、小棕瓶、菌菇水时,应该能回过神来,没错他们都是采用了发酵技术的化妆品。很多品牌直接靠此发家致富,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就像刚出的韭菜,一茬接一茬往外冒。
如果你购买了,仔细看它们的产品说明书,一定会先偷偷窃喜一下,啊,尖端科技呀,一定能惠及咱这干燥暗沉的肌肤,可是银子没少花,面膜早晚贴,为啥明星们个个镜头前都靓丽光鲜,可是咱这皮肤,还是“容颜依旧”。那就来听老王叨叨叨,从头细细说来。
1、先看成分表,发酵物质知多少
拿一款某冰冰带火的酒粕面膜来举例,先看它的成分表:
成分表前8位是很常规的成分,看后面,跟着一大串【稻糟提取物、曲霉菌/大米发酵产物滤液、水解酵母、酵母菌/米糠发酵产物滤液萃取物】,这些发酵物质,作为活性成分添加到配方中。
可是,咋都排在八位以后了呢?先画一个小问号?看添加量,范围在0.5-2%,里面大部分还都是水,真是少得可怜,有点九牛一毛。
就像你自己做一款蛋糕,主要成分是鸡蛋/牛奶/糖/蜂蜜/奶油等等等等,如果排到第八位了,可想而知,有可能是非主流了。
2、再看副产物,酒精香精少不了
物质发酵过后,一定会有味道,比如酸奶,纳豆,酒糟,臭豆腐(请原谅老王一时才疏学浅,没想起其他的)因为发酵物质成分太复杂啦,可是你希望贴在脸上的面膜打开以后一股纳豆味道吗,不,一定要有东东加上去,掩盖异味。所以两个妖精上场助阵,它们是酒精和香精!
当然了,用量是经过科学配比的,刚刚掩盖住发酵味,甚至还有点清香味。那么对酒精香精过敏的姑娘们,可就要注意了。
3、活性物很娇气,平衡标准不好找
如果发酵成分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活性成分基本就废掉了;可是如果不这样做,一些未灭活的致敏蛋白可能会成为漏网之鱼,所以肌肤敏感的姑娘们,千万小心了!
另外未经化学修饰或采用包裹技术的也很难渗透到皮肤里去。像某稻米面膜、酒粕面膜、纳豆面膜这类型的,只是卖了个概念给你而已。敷了就当补水了,几毛钱一贴。如果遇上良心的,真添加了大量活性发酵物,那恭喜你,钱花得值得,但一定要小心过敏,小心尝试,否则搞个“猪头鬼脸”,后悔晚矣。
4、故佳人何处?仍是如梦!
发酵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其效率远远高于化学合成,大大降低成本。然而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种种弊端还是赫然存在,产品说明所宣称的功效决不代表它的实际功效。从配方师的角度出发,老王认为一个好的发酵化妆品应当具备这几点:
成分精简、无香精、无酒精、无致敏物质、有功效!
要想达到标准,难关在这:一是如何驯化微生物,让它乖乖交出你想要的货。因为它脾气有点大,受环境因素影响,稍一改变条件,搞不好就给你生产出一桶醋来!所以要想获得一个好的发酵产物,发酵的菌种和条件都要特别选择;二是后期的分离提纯也十分重要,是决定品质的关键。
有幸的是,随着基因工程与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的优势发挥淋漓尽致,剔除不良因素的技术攻关也大步向前挺进。目前也有了一些初步成果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比如云南白药的采之汲。
相信经过不断的发展,发酵化妆品一定能撕掉酒精、过敏等标签,洗尽铅华,靠技术领先占主流,而不是只用高昂的广告费推波助澜。
总结
目前市面上声称的发酵化妆品,都是简单的发酵。
添加的发酵物质大部分是水,活性物质含量低微,难以被皮肤吸收,作用几乎没有;
多半含酒精和致敏物质,发酵味比较重,可能会加香精掩盖,不建议敏感肌使用。
发酵技术是能够大大提高物质合成效率,降低成本,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还存在很多弊端;
在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结合分离提纯技术,成就成分精简的、无香精、无酒精、无致敏物质、有功效的发酵化妆品!
好了,我是老王,我只叨叨美!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3811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