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贵妇拿1400年古画去鉴宝,专家判为赝品!贵妇大笑称你可知来自哪。
前言
这些年来,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普及历史知识为主的综艺目,受到了大家的广大好评,就比如由中央台制作的《国家宝藏》。现在我们在看到这些宝物的时候,感受到的都是背后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以前,很多人的想法应该都是:这值多少钱?是真的还是假的?毕竟在那个时间段,鉴宝类的节实在是太火了。不论是卫视还是地方台,都有着类似的栏目。而说到大家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王刚老师的锤子了。
传统喜好,中国古玩收藏由来已久
关于鉴宝类节目的兴起,其实还要说到我国收藏古玩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各个地区都有专门交易古玩的市场,真伪难辨。能低价淘到宝贝还是高价上当受骗,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不过在社会主义初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古玩的收藏行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过还好,在改革开放之后,古玩收藏这个行业又重新红火了起来。
一波三折,中国古玩再掀热潮
不过在初期,因为《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和限制,交易只能集中在一些现代工艺品以及年代比较近的古玩。而且在那个时候,私人收藏只能到官方指定的单位交易,不能个人倒卖。但官方的交易往往都是低价收购、高价卖出,个人就是吃亏的,所以很多人选择私下偷偷交易。
官方也留意到了法律存在的问题,所以在02年颁布了新版的《文物保护法》,增加了交易方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古玩界又迎来了新的一波热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就表示,从02年10月份颁布新的相关法律以来,仅仅过去了一年,中国文物收藏者已经达到了4000万人。
跟随时势,鉴宝节目火遍全国
也是在这种形势下,媒体方也做出了适时的响应。先是各种报纸开辟相关栏目,然后就是有关于文物收藏的杂志受到热捧,比如2001年正式创刊的《中国收藏》杂志。之后就是火爆一时的相关节目了,其中引领风潮的,就是中央台先推出的《鉴宝》。在看到了这档节目的迅速火爆之后,各个地方的卫视也都打造了类似节目。
但是事物都是这样,有盛极一时,就有慢慢衰落。随着行业里有关于保护鉴定的节目越来越多,受到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有的人就因为不满意王刚老师的大锤子,直接将节目告上了法庭。而这其中争议最多的,就是鉴宝专家和收藏家在收藏品上的不同分歧。曾经有一个贵妇,就与专家在一幅画上起了非常大的争执。
各执一词,千万画作难辨真假
这个贵妇拿来了一幅1400年前的古画来进行鉴定,说这幅画是当初她在日本参加一个画展时一眼就相中,并且花了上千万买下的。画的作者是张善果,他的父亲是六朝四大家之一的张僧繇。关于这位的记载很少,最早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过介绍:“僧繇子善果”。虽然这位画家的名气没有他父亲高,但他的作品也是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而且因为流传下来的作品非常少,物以稀为贵,如果是真品,那价值就会非常高。
但专家在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却表示:这是个赝品!问题就在于这个作品上面的三个收藏印章,前两个都是属于宋朝时期的印章,这两个宋朝的印章就相差了150多年。而最后一个是清朝时期的印章,而两个时代相差了500多年。但很奇怪的是,这三个印章明显就是同出自同一个印泥。再加上其他那些故意做旧的地方,专家就得出这一定是一个赝品。
有邻馆与现场专家,谁更专业?
但贵妇却非常不相信,还嘲讽专家们的鉴宝水平太低,因为他的这一幅画,是从日本著名的有邻馆里买来的。这座名副其实的中国文物博物馆,收藏了很多非常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其中很多的珍贵文物也拍出了天价,比如黄庭坚的那一幅《砥柱铭》,就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的收藏界,它就是如权威一般的存在。
所以贵妇觉得,自己这幅画作经过了有邻馆的鉴定。馆里的人肯定是比这些专家要更加专业的,而且人家馆内还收藏有张善果本人的《雪霁图》呢。但现场的专家却觉得,虽然说有邻馆是权威,但也不能保证出自馆里的都是真品。其实专家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画作就是假的。不过这位女士还是接受不了专家的说法,表示自己会另外再进行鉴定,于是就气冲冲地离开了现场。
结语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到底哪一边才是正确的?我们也无从考证。但不管怎么说,这幅画作也是人家花大量成本换来的,如果是假的,必定也会好好珍惜;如果是真的话,那就更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这么来看,我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后续发展了。
参考资料:
《文物保护法》
《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1142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