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清洁产品的分类
洗面奶是洗脸时使用的乳液,属于面部清洁产品,用于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使皮肤保持清爽、洁净的正常生理状态。面部清洁产品的种类很多。从产品外观看,有固体状的洁肤皂、清洁膏,乳液状的洁面乳、洗面奶,液体状的洁面液、洁肤水,啫喱状的洁面凝胶、清洁啫喱,粉状的洁面粉,还有清洁面膜、洁肤油、吸油贴、鼻贴、气溶胶等产品。从产品组成看,目前主流的洁面产品包括皂基型和非皂基型两大类。非皂基型产品的清洁成分以具有清洁作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也有不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非离子型产品。在清洁能力上,皂基型产品强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型产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型产品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型产品。需要注意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型洗面奶配方中的主体清洁剂为阴离子型,但并非只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还含有少量非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产品的主体原料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配有少量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成分。
“氨基酸”洗面奶更温和
脂肪酸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可得到脂肪酸的钠盐,这种反应叫皂化反应;得到的脂肪酸钠就是通常所说的“皂”,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肥皂、洗衣皂、香皂的主体原料皂基。这里所说的脂肪酸包括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它们的碳链不同,形成的皂发泡性能也不同。常用的碱除了氢氧化钠外,还有氢氧化钾、三乙醇胺等。皂基洗面奶配方中的主体清洁成分是皂(即皂基),也就是脂肪酸钠、脂肪酸钾等。在制备过程中,化妆品企业通常会添加脂肪酸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高温状态下让两者发生皂化反应,形成脂肪酸钠、脂肪酸钾。制备皂基洗面奶时,配方师会在皂基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少量润肤剂、保湿剂、香精、防腐剂等,也可能适当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以减少皂基用量,降低体系的刺激性,形成性能更好的皂基洗面奶。“氨基酸”洗面奶实际上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型洁面产品,市场上所谓的“氨基酸”洗面奶并不是在产品中添加了氨基酸,而是在配方中使用了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以氨基酸、短肽等基团为头基的一类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与氨基酸不是一类原料,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制备的一种衍生物,两者的结构与性质完全不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并非新生原料,其研究可以追溯到1909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使用历史。多数“氨基酸”洗面奶配方是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清洁成分,辅以其他表面活性剂以及修饰性原料。在化妆品中常用的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大多为阴离子型,包括月桂酰肌氨酸钾、椰油酰肌氨酸钠、椰油酰基肌氨酸 TEA 盐、椰油酰谷氨酸钾、椰油酰甘氨酸钾等,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温和、低毒、生物相容性好、发泡力强、环境友好等特点。化妆品的性能由配方中的原料性质决定,皂基洗面奶与“氨基酸”洗面奶在性能上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清洁力、温和性与生物相容性。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9363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