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洺亦。
上回看了原物君「怎么挑到自己喜欢的咖啡」的分享后,我作为一个还在不断进阶的咖啡爱好者,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从小白到入门的咖啡进阶经验」。
现在的我,已经很习惯每天早上用半自动式咖啡机煮一杯咖啡,周末还会玩玩手冲,不像以前随便喝个速溶、冻干粉就能满足了。
原物志原创图片,严禁转载
我的咖啡器材一角
虽说我现在算是入门有一段时间了,但从小白走向入门的这段路上,该遇到的问题我也是一个都没落下。
比如喝不出风味之间的区别、看到一堆咖啡器材想买但既不会挑也不会用的心情,想必不少咖啡萌新们和当初的我是一样一样滴。
后来我就选了一款最简单的咖啡豆,用不同的器材冲泡,比如冷萃壶、摩卡壶、意式咖啡机还有手冲壶等,一比较下来发现不同的冲泡方法对口味的影响确实蛮大的。
多喝多对比几次,就顺势摸清楚自己喜欢喝什么口感的咖啡,偏好哪一种冲泡方式了。
原物志原创图片,严禁转载
像我之前和家人一起测评过??,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不同器材和咖啡口味的区别
所以今天的经验分享,相比直接告诉大家「哪个豆子好喝」这样偏主观的推荐,我还是倾向于和大家分享「咖啡可以怎么喝」。
一是帮助大家了解冲泡咖啡的器材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影响咖啡的口味和风味的;我们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又该如何挑选。
二来也方便大家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和冲泡方式,就可以进一步挑豆子,玩豆子啦。
所以这篇就先不聊豆子和品鉴相关的内容了,更多是放在咖啡怎么冲泡的硬件上,毕竟篇幅有限,也怕内容太多你们看着累。
话不多说,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
小白→爱好者的进阶必修课
其实说到底,喝咖啡喝的就是咖啡豆的香气,也是我们平常说的柑橘、橙花、红茶这些风味描述。
咖啡风味轮
图源:The Coffee Attendant
今天我们聊咖啡「怎么喝」,说的就是用什么方式,可以让手中的咖啡酸苦平衡,并且把新鲜咖啡豆的花香、果香、焦糖等香味能比较好地「挖掘」出来方便自己品尝。
这个挖掘的过程也是咖啡粉们经常会说到的词——「萃取」,不同的萃取方式就能展现咖啡不同的风味和口感,当然就需要用到不同的咖啡器材啦。
就像做饭有炖、焖、炒,一种食材能做出千番味,咖啡的萃取方式五花八门也很多,但总得来说,最常见又好操作的就是下面两类:
压力萃取:用压力抓出咖啡粉中的芳香物质,口感多浓郁,香气饱满丰富,如浓缩咖啡,主要器材为意式咖啡机等
滴滤萃取:用水流带走咖啡粉中的芳香物质,口感多纯粹,香气有层次,如手冲咖啡,主要器材为手冲工具等
左:压力萃取
右:滴滤萃取
图源:103coffee & Unsplash
接下来,我会就这两个萃取方式,讲一下这两个方法做出来的咖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器材可以选。
压力萃取
赏味关键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一杯「现磨咖啡」的接触,是从某星、某瑞开始的吧?
不管是周末下午的拿铁Latte,还是工作前让我们瞬间醒神的美式 Americano,大都是用压力快速萃取出浓缩咖啡「espresso」做底,再加水、加奶或者可可粉做成的。
做这些浓缩咖啡用到的器材,就是我们在咖啡店经常看到的机器 ——「高压萃取咖啡机」啦。
La Marzocco 商用高压萃取咖啡机
图源:Sprudge Maps
我是觉得这种高压萃取咖啡机做的咖啡「香气浓郁+风味明显」,每次开动机器真是满屋飘香,像浓缩咖啡常见的黑巧克力、焦糖香等不用太花心思细品都能 get 到。
这是因为咖啡豆本身的香气都被高压强有力地抓取了出来,并且还萃取出浓缩咖啡香气的关键 —— crema「咖啡油脂」。
crema 是浓缩咖啡表层飘着的一层黄金色的泡沫,既能让偏重口的咖啡口感更油润丝滑,还能方便后续拉花有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通过它判断豆子的新鲜程度,萃取的程度是否合适。
理想中的crema??
图源:Unsplash
越新鲜的豆子 crema 越多,理想萃取程度的 crema,颜色应该是均一无黑点、气泡绵密如奶油的,浓缩咖啡喝起来也是苦、甜、甘均衡有层次,不会互相抢戏。
不管是配奶、雪糕,甚至是 whiskey 都超百搭,像星巴克就能喝到的阿芙佳朵 Affogato,就是用 espresso 和雪糕搭配的喝法。
但我是觉得他们的雪糕球冰得太硬了,自己在家的话,就能用咖啡机做杯热热的香咖啡,直接浇在冰箱里刚挖出来的雪糕球上,不贵好吃又好喝,太香了吧!
Affogato 阿芙佳朵 浓缩咖啡配冰淇淋
图源:The Forked Spoon
我是觉得在家配一部咖啡机,特别适合喝怕了单调乏味的速溶,爱喝香浓口味的新鲜咖啡又想换着法儿喝的施主。
除了咖啡店专业但体量大的机器,现在市面上也出了非常多家用型的机器。
有胶囊机、全自动一体咖啡机、半自动的意式咖啡机... 真的不要太多,基本咖啡出品都较稳定,操作不难好上手,也特别适合想随时喝到新鲜咖啡的忙碌都市人。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我自己用过,还有众多咖啡爱好者反馈不错的「家用高压萃取咖啡机」吧。
推荐器材
Nespresso J520 胶囊咖啡机 ¥4266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4wt26u7H9W.jpg" style="width: 650px;">
目前我用得比较多的是他家配置较高的 J520,因为是胶囊奶泡一体的全自动咖啡机,除了可以立刻给我 serve 一杯表现良好的咖啡外,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快速帮我打个奶泡。
J520 有 8 种奶泡质地和 11 种牛奶温度设定,不仅可以打出不同厚度的奶泡拉个花,还能快速热牛奶,我试过把牛奶加热再轻微打一下,口感会更丝滑,半夜当加餐也没负担。
我感觉这款机子,更适合爱喝奶咖,还想学着拉花的施主。
Nespresso Pixie 全自动胶囊咖啡机
参考价格:¥1166
购买渠道:Nespresso 官方旗舰店
除了 J520, 之前我用得最多的就是他家最基础的胶囊机系列——「Citiz」和「Pixie」。
他俩就真的是帮我提神醒脑,工作时间不断输出咖啡的「劳模」。
胶囊一放咖啡就有,特别方便,更建议没有打奶泡需求的施主入手,利用率会更高,而且小千元的价格也相对合适。
飞利浦 EP3146 全自动奶泡研磨一体机 ¥3799-5319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4z5AMS7qae.jpg" style="width: 650px;">
这款机子比较贴心的是,咖啡的浓度、奶泡量、咖啡口味等都可以在仪表盘里选择,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浓淡和口味啦,倒是比胶囊的选择又多了不少。
但飞利浦这款机子虽然也能自动打奶泡,用的是水箱式的奶泡器,我个人感觉就没有 J520 这样蒸汽杆做出来的奶泡丰盈好拉花,更适合喜欢奶咖但对动手能力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施主。
Breville BES870 半自动意式咖啡机 ¥6099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5bkBkmKWId.jpg" style="width: 650px;">
至于手动打奶,目前我也还没能做出优秀的奶泡拉个花,但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把奶泡打起来了。
周末还会看各种教程学习打奶的技术,总的来说难度虽然加大了,乐趣却丁点不少。
前段时间深圳不是都建议宅家吗,更好这台机子就帮我打发了不少居家「无所事事」的时光,还能和家人一起研究咖啡,互相点评,也是特别有趣的事情。
Delonghi 德龙咖啡机 EC9155.W 半自动研磨一体式
参考价格:¥5990
购买渠道:delonghi德龙旗舰店
其他的品牌比如德龙的 EC9155.W,在基本功能、外观、操作难度上和铂富这台差别不大,就是蒸汽杆比我那台会细长一点,打奶会更好上手。
另外德龙还多了咖啡口味的选择,配了杯架等零件,相对来说细节上的处理会更周到一点,大家也可以多对比一下再入手。
滴滤萃取
赏味关键
除了压力萃取是我们常喝常见的咖啡喝法,滴滤萃取的喝法也是各大咖啡店、咖啡爱好人士都超爱的。
虽然都很常见,但他俩的风味却是天差地别。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滴滤没有压力,所以咖啡豆的 crema 并不会被萃取出来,所以过滤出来的咖啡液更清澈纯粹,口感也轻盈不少。
香气相比浓缩咖啡的直接暴击,滴滤咖啡的香气更优雅有层次,有种娓娓道来的慢条斯理。
更清澈的滴滤咖啡
图源:fellow
滴滤萃取的咖啡里最受欢迎,大家也最爱玩的就是手冲咖啡,接下来我们也会着重说说。
我个人感觉,喝手冲咖啡就像在品茶、品香一样,作为入门级的我,想完整品出里面的前中后调真的办不到,最多感受出几个特别熟悉的味道,或者风味的大方向。
我也建议大家不要太着急,咱们入门级可以先尝试下面的品尝维度,也能了解自己做的手冲咖啡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可以从哪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口感:
干净度:咖啡是否会在嘴里留下苦、涩的感觉,或者特别不喜欢的味道
平衡度:酸、甜、苦较均衡,根据个人喜好可略酸微苦,但不过分突出
风味的层次感和清晰度:从入口到吞咽,风味能感受到变化,不会单调乏味
虽说手冲咖啡的品尝难度比浓缩咖啡大,但更能体现自己制作咖啡的乐趣,而且器材成本相对也低很多(当然仅限于入门来说。
更适合不想负担太贵价的器材,又愿意花心思去体验咖啡微妙风味的施主。
现在我就按照手冲咖啡的冲泡过程「研磨、冲泡、过滤」,这三个部分涉及到的器材做个分享。
推荐器材
泰摩 Grinder Go 电动咖啡豆研磨机 ¥680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6N378UTgRh.jpg" style="width: 650px;">
机子虽然看着小,但最大研磨量有 60g,完全能满足家用手冲的需求了,既保持现磨的新鲜又不浪费。
平常如果去野餐徒步,或者出差旅行,都能随身带着,也算是实现了部分「咖啡自由」了哈哈。
如果大家对磨咖啡豆的需求较大,也可以试试大一点的电动机。
Magiclove 磨豆机「30 档研磨调节 + 大容量豆仓」的搭配,可以说是涵盖了最细的意式浓缩咖啡,中等粗细的手冲咖啡,到颗粒较粗的法压壶了,一个磨豆机就能满足各种器材和咖啡的喝法,特别适合爱玩器材的施主入手。
Magiclove 迈吉拉 电动磨豆机
参考价格:¥480
购买渠道:MagicLove旗舰店
而且落粉都能收集在底下的粉仓罐中,也减少了飞粉飞溅弄脏工作台和机器的情况,即使新手用起来也很好上手。
至于手摇磨豆机,我个人感觉更多的是「手动」的仪式感,但如果遇到较硬的咖啡豆,就真的太费力气了,还得靠电动。
Hero 螺旋桨 S02 手摇磨豆机
参考价格:¥259
购买渠道:hero家居旗舰店
但我相信肯定有施主就爱这份手摇磨豆的研磨感,大家也可以试试 Hero 的 S02,泰摩的栗子手摇等,我看评价都不错,大家可以对比试试。
Hario 长嘴细口壶 云朵壶 ¥228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6P83ru6eCs.jpg" style="width: 650px;">
云朵壶是可以接触明火的,不管是在家用还是户外露营,用火烧加热都可以。
其实好的手冲壶太多了,像很出名的 Brewista,比 Hario 这款云朵壶更好地实现了点滴注水的效果,但我个人觉得壶有点重,感觉更适合技术比较好,而且手腕力量较好的施主使用。
Hario V60 滤杯 ¥178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7DDI3MXrod.jpg" style="width: 650px;">
因为滤杯的内部是「螺旋形肋骨」的设计,相比直愣的「直线形肋骨」,既不影响水流的顺畅,又拉长了水流的路径。
而且滤孔偏大,自己玩熟练后,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水流速度,改变咖啡的风味。
但总的来说,V60 萃取出来的咖啡明亮有层次,特别是果感、花香会比较明显,新手想做出透亮清爽类型手冲也不会太难。
如果大家想泡出偏浓郁挂的手冲咖啡,就可以看看 Kalita 这样「半浸泡式」的滤杯。
Kalita 经典扇形滤杯
参考价格:¥98
购买渠道:壹例咖啡旗舰店
Kalaita 和 V60 锥形的设计不一样,它是扇形的设计,而且底部虽然有 3 个小孔,但直径都比 V60 的单孔小。
既能让滤杯里的水均匀排出,但又相对限制了水流滴落的速度,让水浸泡咖啡粉的时间也相对长一点,新手用这个滤杯,也能避免用大孔滤杯,自己手抖倒太多水导致萃取过快的情况。
咖啡还能怎么玩?
除了上面说的「压力萃取」和「滴滤萃取」,其实咖啡还有不少玩法都是这两个方式的变形。
也有一些萃取方式更简单,价格更低但同样好玩的器材,接下来我会再做个补充。
Bialetti 乐蒂摩卡壶 ¥289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7Fg8O19vh7.jpg" style="width: 650px;">
可惜我的技术不太行,因为这个壶的压力不像咖啡机这么高压,需要自己掌握「火候」萃取。
目前还没做出符合标准带 crema 的 espresso 哈哈,我是觉得有点难的,大家如果做成功了记得和我分享经验呀。
CHEMEX 手冲壶
购买渠道:chemexcoffeemaker.com
CHEMEX 的这个手冲壶算是对手冲工具的一个补充。
这个壶结合了「滤杯+咖啡壶」的一个功能,既能做热的手冲咖啡,也能做清爽的咖啡冷萃,可玩性实用性都很高。
虽然没有滤杯的「肋骨」,但 CHEMEX 的壶口较高,整体延长了萃取通道,仍然可以完整地萃取出咖啡豆的风味。
而且这个壶是有标配的滤纸的,我感觉这个滤纸折好放进去后,咖啡滴落的速度也不太快,所以最后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虽然也很清澈,但风味会比手冲更浓郁一点。
泰摩 小i 家用冰滴壶 ¥188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7wg4T4t0vx.jpg" style="width: 650px;">
泰摩的这个冰滴壶就特别适合在家里用,小小的一个隔了冰块和咖啡两层,中间有个调整旋钮。
前期可以先让水流快一点浸湿咖啡粉,然后再调整回每 10 秒 5 - 6 滴的样子,慢慢等上 5 个小时就好啦。
想想外面是炎热的夏天,家里有个小冰滴壶不时滴落的声音,瞬间就觉得不热了吧哈哈。
Bodum 法压壶 ¥108
链接://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tjoges91tu/T1es8Tq8Qe6yw3.jpg" style="width: 650px;">
我感觉比较适合喝不惯浓缩咖啡,又觉得手冲太「讲究」,想轻松做一壶咖啡大家分着喝的施主。
但法压壶毕竟是没有带过滤的,喝完后杯子会沉淀咖啡渣,倒是有了英文名「French Press」的随意慵懒,或者像土耳其咖啡那样,再做个「咖啡占卜」也不错?
好啦,今天分享的「入门咖啡可以怎么喝」就先到这里啦。
我知道还有很多喝法都来不及说,比如越南壶,土耳其壶,还有爱乐压、虹吸壶等,这些都是咖啡玩法的细分领域,风味略有差别外,还有不少能做出当地特色味道。
总的来说,咖啡的喝法太多也太有趣,一聊起来真的说不完,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哦。
我们下次见。
我们还写了
「怎么挑到自己喜欢的咖啡口味」
,关注「原物志」
回复「0331」,就能get啦!
「 在看 」
一起实现咖啡自由!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8826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