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真假皇储阿列克谢是当时最流行的故事桥段。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真假公主阿纳斯塔西娅成为了新的热点。当时狗血段子满天飞,什么公主与行刑者陷入爱河,什么公主惨遭看守侮辱囚禁之类的故事不胫而走,为人们的茶余饭后增加了不少谈资。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个叫做安娜·安德森的女人,她可谓是真假公主案件中被讨论得最多也是得到最多好处的人。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位姑娘的“传奇”故事。
1)出现在德国的“无名小姐”
1920年,一位满脸悲伤的年轻女子徘徊在兰维尔运河的本德勒大桥上,引得过往的人对她纷纷注目。结果,这个女子突然之间跳下了河,被路人救起送往医院。警察没有在这个年轻女子的身上找到任何证明她身份的文件,问她,她却语焉不详。于是警方称她为“无名小姐”,认为她有严重的精神问题,于是将她送往了杜塞尔多夫的一间精神病院。
“无名小姐”在精神病院住了近两年,她从没有透露过自己的身世,但是医生们发现她在说的德语的时候流露出一股浓浓的俄国腔调。医生、护士们纷纷猜测,这位无名小姐或许是一个俄国人。
就在此时,和她一个病房的病友克拉拉向医生表示,她发现无名小姐其实就是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二女儿塔季扬娜公主。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有点想笑,一个精神病人鉴定出另一个精神病人的身份吗?
接下来进入了身份鉴定的阶段。流亡德国的俄罗斯贵族们纷纷到精神病院拜访无名小姐,其中包括了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的密友伊妲·托尔斯泰和宫廷女官苏菲等人。当苏菲见到无名小姐后说道:“她不会是塔季扬娜,因为她实在是太矮了。”
你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盖棺定论了?并不,这仅仅是个开始。
2)“我是阿纳斯塔西娅公主”
在苏菲离开精神病院几天后,无名小姐突然对医生表示: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塔季扬娜公主,其实我是阿纳斯塔西娅公主。于是,故事得以继续发展。这次来的已经不再是流亡的俄裔,而是皇室贵亲们。
尼古拉二世的情人玛蒂尔达声称“无名小姐”长了一双尼古拉的眼睛,见到她时就以“这位皇帝的眼神”看着她。尼古拉二世的堂兄弟亚历山大大公,在见到无名小姐后惊呼出声:“我见到尼基的女儿了!”
这些相信“无名小姐”的皇室成员们表示:这个姑娘与阿纳斯塔西娅年龄相当,脚上都有一个因除痣留下的疤痕,而且她还知道皇室生活的很多细节和习惯,甚至还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无名小姐”最大的拥趸,是沙皇御医尤金·波特金之子格列布·波特金。他的父亲和尼古拉二世一起遇害,而他本人在年幼的时候多次出入宫廷,他自述见到安娜,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而他提到的那些童年往事,“无名小姐”都记得不少细节。
但是另外一帮人持反对意见,尼古拉二世的两个妹妹,奥尔加和伊莲妮,她们在见过安德森后纷纷认为这个人根本就是冒充公主的一个骗子。事情更加扑朔迷离起来,而这时候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浮现在了大家面前,这位声称自己是俄国末代公主的无名小姐,除了一口俄国腔调的德语外,竟然从来不讲俄语,甚至于在认亲时也是如此。
无名小姐对此也有自己的解释:因为家人的惨死让她悲痛欲绝,每次讲俄语时她都会想起他们,所以她再也不愿意使用他们的母语。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如何,对我而言,这种理由未免太牵强了。
3)故事越编越精彩
在很多坚信者的帮助下,无名小姐离开了杜塞尔多夫的精神病院,并住进了巴隆·克莱斯特的家中。克莱斯特在沙皇波兰时代曾经是华沙警察局的局长,我觉得对他来说,无名小姐不过是一个向上攀爬的梯子,如果是真他定然会一炮而红,如果是假,他也没什么损失,反而会博得一个好名声。
在无名小姐的故事里,她因为在身上藏匿了大量的珠宝,所以挡住了子弹。而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一名叫柴可夫斯基的士兵救了她,他带着自己逃亡,躲过重重的关卡跑到了罗马尼亚。为了掩人耳目,她化名成安娜·安德森,一路上靠着贩卖她身上携带的珠宝维持生计。
在逃亡的路上,她与柴可夫斯基互生爱意,并且生下了一个孩子。只可惜,柴可夫斯基被布尔什维克的探子发现了踪迹,最后被暗杀身亡。一个孤身弱女子,只能将孩子送到孤儿院然后一个人孤身来到德国,想要寻求旧贵族们的帮助。
但是,没有人相信她,她走投无路下只好选择在兰维尔运河轻生……
好一段可歌可泣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一部分贵族相信了她的解释,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而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的弟弟丹麦的瓦尔德马亲王对这件事儿半信半疑,他派人将安德森接到了瑞士的卢加诺休养,并对她照顾有加。因为英国乔治五世拒绝接纳俄罗斯末代皇族,导致沙皇一大家子惨死,这对亚历山德拉的兄弟们都是非常大的打击。他宁愿相信还有外甥女活在世上,所以给她富足的生活,但并没有全信,而是找了不少私家侦探对她进行调查。
在这期间,因为刺杀拉斯普京而名声大噪的尤苏波夫亲王也曾经造访过安德森,在接受巴黎一家报社访问时,尤苏波夫亲王直接道:“安德森绝对不会是阿纳斯塔西娅公主,她只是一个投机者,一个歇斯底里的精神病患者,或者说是一个可怕的演员,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怀疑我的这些话,如果你见到她就会马上被吓到,一个如此可怕的生物,怎么可能会是我们沙皇的女儿。”
4)揭穿安德森的假面
在真假的天平逐渐倾斜的过程中,私家侦探给出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安娜·安德森原名叫法兰西斯卡·夏恩兹柯斯卡,她是在一个波兰军工厂的普通女工,因为未婚夫在战争中阵亡,让她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在工厂做工时曾意外让手榴弹脱落,导致她的脑部严重受损。1916年在华沙的医院被确诊为精神病患,然后两次被送进精神病院。
除了以上的论点,私家侦探还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他已经找到了法兰西斯卡的亲弟弟菲利克斯·夏恩兹柯史卡,借此可以确定或者揭穿法兰西斯卡的身份。
在揭穿了安德森真实身份以后,多位曾经赞助过安德森的皇亲贵胄一起作为原告将她以诈骗罪告上了法庭。罗曼诺夫家族的几位成员和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的三位亲戚也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否认该女子是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
因为菲利克斯在法庭上的证词摇摆不定,最终法庭驳回了贵族们的诈骗罪起诉,但是安娜·安德森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她在欧洲声名狼藉。
5)漂洋过海到美国开始新生活
虽然在欧洲的名声毁了,但是在美国还有些人觉得安德森奇货可居,于是他们赞助了安德森从汉堡启程,最终漂洋过海来到了纽约,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她四处讲着似是而非的身世故事,依靠着那些相信她身份的有钱人的资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1956年,俄裔美国导演安纳托尔·李维克看中看中了这个故事,在编剧的精彩改编下,英格丽·褒曼和尤尔·伯连纳倾情献演,拍摄成经典的电影《真假公主》。这部电影一经上映,就得到了大批观众的喜爱,英格丽·褒曼成为一线红星,而安德森则收到了一大笔电影版税,赚了个盆满钵满。
1984年2月12日,安德森因为中风引发的肺炎并发症,在弗吉尼亚州去世,享年86岁。
在DNA技术成熟后,科学家们对沙皇一家的尸骸进行了DNA比对,比对样本来源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没错,就是那位刚刚过世的老头,因为菲利普亲王的外祖母和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是亲姐妹。根据菲利普亲王提供的血液样本,科学家确定了尸骨中母亲和三个女孩的身份,就是皇后和三个公主。
是的,只有三个公主,这并不是证明安德森假冒的有力证据呀。但很快,科学家们将 1979年安德森在医院做肠梗阻手术时留下的小肠切片标本提取出来,经鉴定,安娜的DNA序列与皇室不同,两者并无亲缘关系。同时根据菲利克斯·夏恩兹柯史卡后人的血液样本证实安德森确实和菲利克斯是姐弟关系。
一场扑朔迷离的真假公主案终于在现代的法证中落下帷幕。可是阿列克谢和他其中一位姐姐的尸骸还是没有被找到。
2007年,一位俄罗斯考古学家宣布,他在叶卡捷琳堡附近的一处营地发现了两具被焚烧不完全的尸骨,其中一具是一位大约10—13岁的男孩的遗骸;另一具则是18—23岁的年轻女子。2008年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下属调查委员会发言人公布了包括弹道、牙齿、化学元素分析等检测结果,证明了这两具遗骸就是阿列克谢王子和他的一位姐姐。经过法医人类学专家的检测,他们一家子死在了同一年。
根本没有什么真假公主,安德森自始至终都在冒充阿纳斯塔西娅公主。
整整64年,安德森欺骗了无数显赫的贵族及政客。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她真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人,从她多次出入精神病院就可以看出,她病得还不清呢。一个军工厂的女工,为什么忽然决定冒充公主?她又是如何以错漏百出的谎言混迹在上流社会?
而最为可笑的是:一个精神病人冒充了公主那么多年,周旋在贵族政客之间,我不相信没有人怀疑她的身份和谈吐。但是有人存着利用,有人看着笑话,有人妄图攀龙附凤,有些人则别有用心。就这样,波兰精神病人成功地跻身上流社会冒充公主多年,感觉有病的并不是安德森,而是上流社会这些人,是他们,让安德森的人生变得富足又荒谬。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64413964.html